黃金周湧現人潮 日本疫後觀光的商機與潛在課題

黃金周湧現人潮 日本疫後觀光的商機與潛在課題
黃金周湧現人潮 日本疫後觀光的商機與潛在課題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Gettyimages】

2023年4月29日至5月7日的日本黃金周假期,日本國內出現許久未見的旅遊盛況。黃金周原就是日本最重要的旅遊假期,依據日本觀光局的統計,此一期間帶來的觀光效應,約為全年的1成左右。從整體的經濟數字來看,2023年日本黃金周的觀光效應可達2兆8,987億日圓,可為全年GDP的成長率貢獻0.2%。

2023年5月訪日的外國觀光客,初步估計可達215萬人,雖不及疫情前2019年的277萬人,但已是2022年同期的15倍。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時每位外國觀光客訪日的平均花費為15.7萬日圓,2023年時則成長至21.2萬日圓,若以此估算,訪日外國觀光客在黃金周的10天內,即為日本帶來超過1,400億日圓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日本民眾趁著黃金周出遊的人數也遠遠超過疫情時期。依據日本交通公社(JTB)的估算,在2023年黃金周期間,共有2,450萬名日本民眾參加國內旅遊,這是自1969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數字。反觀,在黃金周期間選擇前往海外旅遊的日本民眾,卻只有20萬人,人數雖然是2022年同期的4倍,但卻遠不如疫情前2019年的92.9萬人。

不愛&不願出國旅行?

多數日本人在2023年黃金周選擇留在國內旅遊,而非出國旅行,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關注與報導。眾所周知,隨著日本經濟的快速成長與日圓的急速升值,日本人自1980年中期開始,大量地前往世界各國旅行,但過去10年,日本人的出國比率(出國人數除以總人口數)跌到15%以下,是韓國的1/3(韓國出國率超過50%),台灣的1/4(台灣出國率超過65%),是什麼原因讓日本人出國比率遠低於亞洲其他國家呢?日本人出國人數減少,大致可分為短期原因與長期原因。

長期原因主要跟日本職場環境與生活型態變化有關。首先,是日本各產業的派遣員工比例增高,由於派遣員工的福利不如正式員工,不易取得長假出國旅遊,因此便傾向選擇在國內旅遊;其次,是語言上的隔閡,對部分日本人而言,在語言隔閡的情況下,規劃海外旅遊的壓力遠大於旅遊得到的樂趣;再者,是來自朋友與同儕壓力的減緩,由於海外旅遊不再是值得炫耀的經驗,不得不去的海外旅行也隨之減少,也讓更多人寧願選擇國內旅遊。

至於短期原因,則是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時的經驗、近期日圓大幅貶值等因素有關。

第一,日圓自2022年開始急速貶值,2022年10月一度貶至1美元兌換150日圓的低水準,這使得日本人出國的經濟成本增加。

第二,日本護照申辦手續繁複,依據日本外務省統計,2022年底持有護照的日本人為2,175萬人,比起2019年底的3,027萬人,減少了852萬人,由於需要親自辦件與取件,對於疫情期間過期的護照,許多日本人覺得重新申辦的時間成本太高。

第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陰影,不少民眾擔心若是出國時不慎染疫,不僅耽誤旅遊行程,也會增加在當地的醫療費用支出,更擔心回國後會影響職場工作。此外,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間多次補助國內旅遊業者,使得國內旅遊逐步活絡,日本民眾也樂於重新發現國內旅遊景點的價值。

新冠降級

疫後觀光大復甦

2022年的黃金周,在防疫政策的鬆綁下,日本也曾湧現國內旅遊的風潮,不過,當時是以開車可以抵達的景點為主,然而2023年的黃金周假期,日本人多選擇搭乘新幹線、國內航班前往較遠的景點。

以大阪為例,2022年前往大阪的觀光客,以周邊的三重縣、和歌山縣、兵庫縣、京都府、神戶市等縣市為主;2023年則以關東地區來的觀光客為主,其利用的交通工具則是新幹線。這些前往大阪的觀光客,最想去的景點就是大阪環球影城。

在疫情期間的主題樂園,營運上受到許多限制。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鬆綁的情況下,大阪環球影城的入場人數上限為6萬人。

2023年的黃金周期間,大阪環球影城就多次發佈入場限制,而「哆啦A夢XR乘車遊」、「好萊塢美夢乘車遊」等熱門的遊樂設施,等待時間均超過3個小時。同樣地,關西地區的日本人,是傾向前往東京旅遊,特別是到東京迪士尼樂園,而東京迪士尼樂園也在黃金周期間,迎來大量來自日本各地的觀光客,東京的飯店房價也因此上漲了2至3倍之多。

事實上,在全球政治經濟快速變動,日本製造業前景不明的情況下,透過政策吸引國內外的觀光客,確實可為日本經濟帶來直接且快速的經濟效果。有鑑於此,日本政府乃宣佈自2023年5月8日起,將新冠肺炎從第二類傳染病,降級至與流感相當的第五類傳染病。根據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估算,此一降級政策將為觀光帶來2兆6,000億日圓的經濟效應,為日本國內的外食、休閒產業帶來1兆6,000億日圓的經濟效應,兩者合計的經濟效果為4兆2,000億日圓,將可讓日本GDP上升0.75%。因此,在日本政府鬆綁政策的支持、民眾傾向國內旅遊、以及日圓匯率持續維持低水位,日本國內的觀光市場前景可期。

旅日正夯

形塑未來發展的觀光課題

隨著疫後旅遊潮興起,日本觀光魅力正持續發酵,然而,若以產業的角度觀之,日本的觀光發展目前面臨幾項重大課題有待解決:

1.提高日本旅遊商品的附加價值

在日本國內進行觀光消費的民眾,包括國內與國外旅客,最大筆的支出通常為交通費與住宿費,目前所增加的經濟效果,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兩者的調漲。若無法持續開發新的旅遊商品(如文化遺產、節慶活動、主題樂園等),觀光市場的未來發展勢必會遇到瓶頸。

2.相對欠缺旅遊的廣度

無論是國外觀光客還是國內觀光客,優先選擇的旅遊地點都集中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這些大都市除了住宿、購物方便之外,也擁有無法替代的旅遊商品,即大阪環球影城與東京迪士尼樂園。然而,日本地方也有一些特殊的旅遊商品(溫泉旅館、自然景觀、傳統祭典等),但卻不是觀光客的優先選擇。現今的日本觀光產業,正努力在疫後開創新商機,若能重新包裝與行銷地方旅遊商品,不僅有助於旺季的人潮分流,也能實際推動地方創生。

3.觀光硬體設施的老舊

日本政府本來要透過2020年東京奧運的舉辦,鼓勵觀光業者更新其硬體設備,像是1962年開業的大倉飯店,2015年決定原址重建,並於2019年完工,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日本觀光業者被迫取消原本的硬體改善計畫。若能以政策支持恢復硬體改善,除了可活絡相關產業的經濟活動,也可提昇觀光客的旅遊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的訪日外國觀光客中,中國觀光客的消費能力最高,其次是香港觀光客,接著是台灣觀光客,最後是韓國觀光客。以2019年的統計數字來看,中國觀光客每人平均的消費金額為21.3萬日圓,香港觀光客為15.6萬日圓,台灣觀光客為11.8萬日圓,韓國觀光客為7.6萬日圓。

目前,日本與中國關係相對緊張,如何透過外交互動來排除雙邊的旅遊障礙,或是聚焦新的海外觀光客來源(如越南),是影響日本觀光市場的重要關鍵。(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3年6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