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紫軍:各國拚FTA 都是肖ㄟ?

撂重話 外界對於FTA帶來的效益正反意見不一,行政院18日召開記者會,由經濟部長杜紫軍(右)及財政部長張盛和(左)就中韓FTA議題進行說明。(陳怡誠攝)

中國時報【唐玉麟、管婺媛╱台北報導】 中韓FTA達成共識,對台灣產品衝擊影響太大,讓心急如焚的經濟部長杜紫軍講話,越來越直接通俗、越來越辛辣猛烈。他昨參加商總發表專題演講時說,「最大客戶中國大陸,與最大敵人韓國牽手,台灣變成『小三』,我們能不緊張嗎?」 隨後,杜紫軍參加行政院記者會,再「加碼」說,許多國家都傾全力對外簽署FTA,若對經濟沒效果,那「這些國家都是肖ㄟ,都是瘋子?」 台韓在陸高度競爭 杜紫軍強調,未來中韓FTA生效後,韓國產品單價在700美元(2萬餘台幣)以下產品出口赴大陸,不需原產地證明,享有手續便利性,如此,大陸民眾可源源不斷地買韓國產品。甚至北韓開城工業區生產的產品,也視為南韓產品,未來也可享有零關稅,「我們能不緊張嗎?」 對韓國小額產品出口大陸,不需原產地證明,工業局官員解釋,一般而言,申請原產地證明書,需要一周以上時間,未來韓國小額產品,不需原產地證明,可節省時間成本,大舉進軍大陸。 杜紫軍說,中國大陸是台韓最大出口市場,且台韓出口赴大陸產品重疊性達7成7,因此,中澳簽署FTA或韓加簽署FTA等,對台灣出口產品影響不大,我們比較不緊張,但中韓簽署FTA,對台灣影響太大,因此要特別重視。 他說,11月10日「習朴會」對中韓FTA達成協議後,中韓兩國部長會議完成100餘字的共識,第一段重點是中韓達成協議,預計年底完成;第二段重點則是雙方簽定後,中韓展開服務業負面表列協商。 韓搶進中國服務業 他表示,「負面表列,代表開放的多,不開放的少」,這在國際慣例上是少見,顯示韓國非常積極要進入大陸服務業,包括食品、化妝品等,雙方均承認對方檢驗報告,這是當初兩岸服貿協議爭取到的東西,但迄今仍在立院卡關,尚未實施。 外界質疑中韓簽署FTA後,明年上半年才會生效,甚至部分產品需要10年才會變為零關稅,杜紫軍則以龜兔賽跑為例回應:「如果躺著不動,不要笑別人跑的慢」。 我年損70幾億稅收 財政部長張盛和坦言,受到中韓FTA影響,未來台灣每年出口產值將下降1.34%、1125億元,國內生產毛額將下降0.5%,每年GDP金額下降約600億元;若以租稅負擔率12.6%計算,每年整體稅收損失70幾億元、關稅減少4、50億元,「影響猶如滾水煮青蛙,愈來愈嚴重!」 杜紫軍說,隨中韓FTA、中澳FTA 接續洽簽,亞太區域國家簽署FTA的速度會愈來愈快,區域範圍也會越來越大;雖然台灣早因ECFA搶占先機,但「因某些因素」失去優勢,讓韓國後發先制,「這我們怨不得人,必須趕快補回來,加速和中國、其他國家洽簽的速度,才能讓台灣在公平的環境下與其他國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