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黨不分區 專業決勝負

2016年總統大選已然開跑,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蔡英文,而國民黨則提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隨後引出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宣佈第四度參與總統大選,瓜分藍軍選票,形成三強的局面。然而,台灣近年歷經大埔事件、洪仲丘案的25萬白衫軍、太陽花學運的50萬黑衫軍、反核運動到今年的反黑箱課綱運動,豐沛的社運動能讓第三勢力紛紛組黨,投入2016年的立委選戰。 台灣作為民主國家,國會能否充分反映民意,影響著國家民主的發展與走向,因此社會除了關注總統大選外,更應了解國會的權力改組,思考行政與立法在明年的變革。 2016年的立委選舉,新政黨大都推出形象清新的專家、學者及年輕世代,投入區域選舉,包括時代力量的知名學者黃國昌、律師邱顯智、作家馮光遠、律師柯邵臻、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社民黨的台大教授范雲、中正大學教授陳尚志、律師李晏榕、社運青年苗博雅等,都是一時之選,而台獨政黨已公開支持時代力量,社民黨則與綠黨組成參政聯盟,這些結盟將有助於凝聚非藍選民的不分區選票。 從新政黨區域立委的提名,可以推知時代力量結盟台獨政黨及社民黨結盟綠黨的不分區名單,必然走向專業性強、理想性高、年輕化的候選人趨勢,這將有助於新政黨與舊政黨提名傳統政治人物的市場區隔。 在上屆立委選舉中,小黨推出的不分區立委已有專業化、形象牌的思考,暫且不論這些立委日後在國會的表現如何,但在提名當下,確實贏得社會掌聲。當年,親民黨推出政大教授李桐豪、知名作家張曉風擔任不分區一、二名,台聯則推出成大教授許忠信、律師黃文玲擔任不分區一、二名,都順利獲得選民支持,進軍國會。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仍以傳統政治人物居多,但國民黨於民進黨提出不分區名單後,在國民黨名單中加入少數學者及弱勢團體代表當作所謂「亮點」,讓參選連任的馬英九總統,在不分區名單的議題上,攻擊競選對手蔡英文。 當時國際媒體BBC中文網在2011年7月15日「分析: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形成政治風暴」的評論中,就指稱民進黨的不分區名單是「派系分贓」,更直言「提名也具有向社會宣示政黨理想性及擴大支持者版圖的意義,若以陳水扁主導民進黨期間提出的名單來看,被提名在安全名單內的人士包括了學者,弱勢群體代表,原住民,及專業立委等…而蔡英文提名下安全名單內幾乎全是民進黨派系政界人士」,縱然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仍是政客居多,僅有少數所謂「亮點」,且這些「亮點」在日後的國會表現評比也不如民進黨,但國民黨在2012大選卻成功操作,有效以「派系分贓」攻擊民進黨。 綜上,2016年總統及立委選舉,在大埔事件、洪仲丘案、太陽花運動及反黑箱課綱等社運動能下,新政黨紛紛以專家學者及年輕世代爭取選民認同,而社會也普遍期待專業化、年輕化的新國會。事實上,上一屆的台聯、親民黨不分區立委,已以專家學者擔任不分區一、二名,而這次傳統大黨民進黨、國民黨是否推出專業取向的不分區名單,以爭取公民社會的支持,表徵兩大黨的思維能否與時俱進?是否尊重台灣的民主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