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醫病關係之我見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之我見

生、老、病、死是大部份人人生必需經歷的過程。既然如此,每個人面臨疾病上身時,找醫師治療,是必然的途徑。醫病之間的互動關係,於焉產生。 在早期農業社會的醫病關係,似乎來得單純。昔日,醫師是社會的菁英,倍受尊崇。記得一位在南部開診所的韓醫師,曾感慨萬千地憶起當年,如遇經診療而不治的兒童時,家長痛心之餘,常不忘感激醫師在救治過程中的努力,而衹自嘆自己的孩子,沒有活在這個世界的福份,命該如此! 然工商社會的取而代之,功利當道,過往的純樸、敦厚民風不再。上述的醫病關係,轉而對簿公堂。醫師的自保之道,結果,受損的是整體的醫療環境。 1995年3月1日,台灣實施全民健保至今,己超過20年了。便利、價廉的健保,許多的後遺症也一一浮現。 曾目睹有病患在醫院藥局一次領藥,所領的藥袋約十袋左右,必需雙手環抱,心想:一個人體內能負荷得起,服用如此多的藥劑嗎?醫師為何一次開如此多的處方呢?醫師是應病患要求?抑或病患一次看了不同門診的醫師?是否有醫療浪費之嫌? 我不算健康之人,如今年至從心所欲,不踰矩之齡,從小進出醫院無數,包括十二指腸潰瘍、尿路結石……。所幸,家裏親友有當醫師的,尤其從1973年開始,有幸參與《當代醫學》雜誌的創立及行政事務,迄2013年,前後40年間,得以認識許多的良醫益友,也間接吸收了一些醫學常識及目睹台灣近半世紀醫療生態的演變過程。也因此,在我就醫的過程中,總是得到最好的醫療照顧。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我在飛赴美國前夕,得知左耳罹患聽神經腫瘤,由於行程在即,並未多想,如期飛赴美國。上天的恩寵,在美國因緣際會下,一位在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UCLA)任教的親戚,剛好是神經內科醫師,告知:她有一個3人團隊的醫療小組,正順利完成一次聽神經瘤的手術。 由於我沒有在美國投保醫療保險,馬上想回台就醫,豈知那年,台灣SARS肆虐,人心惶惶,許多醫院的開刀房均關閉。在那忐忑不安的時刻,我即時找良醫益友,給我「second opinion」 (「第二意見」) ,還好,我的神經内科的醫師朋友並未要我自己做決定,他給我的「第二意見」是:我的腫瘤己經長到3.5公分,很可能會壓迫到中樞神經,台灣的SARS正如脱繮野馬,近乎失控;加以腦部手術相當精密,美國醫療水準較高,如果我經濟情况許可的話,建議我不妨留在美國開刀治療。 內人以生命最重要為由,堅持我要留在美國開刀。其間我的醫師朋友還數次和我在UCLA的親戚醫師交換意見。最後,我終於在UCLA的醫學中心,開了10個小時的手術,經家人的支持,如今14年過去了,我常覺這14年及以後的每一天,都是我的第二個生命,因此,我一直感恩於上天賜給我如此的福份,享受親友給予的完美醫療環境。 也因曾在美的就醫經驗,較之國內醫療現况,我覺得:住在台灣的人,是太幸福了。國人當好好珍惜。因我的腫瘤纏繞在聽神經上,手術後仍殘存1%左右在腦內,必需以MRI(核磁共振)繼續追踪。我的醫師囑咐:為免浪費醫療資源,每5年做一次檢查即可。迄今14年過去了,我祗做了二次的MRI檢查,每次看到帳單上不及千元的MRI檢驗費用,較之在美國同樣的檢查,至少要美金千元以上,能不説台灣是醫療的天堂嗎? 談到避免浪費,杜絶濫用醫療資源,自己常突發奇想:健保不妨仿美國醫療的保險,訂定「自負額」(Deductible)。所謂「自負額」就是每次就醫時的所有費用,如在自負額以上時,由保險公司給付,以下則由病患支付。例如「自負額」是1千元,病患每次就醫費用(包括診療、藥品、檢驗… 等費用)超過1千元,病患最多祗付1千元。當次就診費用如在1千元以下,則由病患全額支付。至於低收入戶,不在此限。 當然「自負額」低,保費得付得高;反之,「自負額」高,保費應相對的低。如此,至少可杜絕一年看診超過300次的怪象。醫院也不會每天門庭若市,醫療人力可有喘息空間。至於全年都不用健保的民眾,次年得享有保費降低的優惠;而每年看診超過一定次數的民衆,次年保費則應予提高,此應為使用者付費的概念。我並非專業人士,只是野人獻曝而己。 至於健保制度的缺失造成今日醫療體系的失衡,及醫病關係的僵持,看到【醫病平台】上,見到許多作者,包括一些良醫的大作,可見台灣仍有許多視病猶親的仁醫及善良的民衆們,其中包括建立本【醫病平台】的幾位醫師、教授,大家一直戮力於改善台灣的醫療弊病,建立醫病關係的和諧,實有頼於主其事的衛福部的智慧,能廣納建言,為大衆建立一個健康、安樂的幸福社會。 更多醫病平台精彩文章請至:【醫病平台專區】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