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論壇】《食品安全宣言》:建立台灣理想食安社會

【食安論壇】《食品安全宣言》:建立台灣理想食安社會

國內近幾年來舉辦規模最大的「台灣食品安全問題總診斷論壇」今(4)日登場,一連兩天在桃園農田水利會舉行,產官學界共襄盛舉,齊為台灣食安問題總診斷。 這場食安論壇是由台灣農業產學聯盟、民報、桃園市政府共同主辦,協辦單位包括台灣食品發展協會、台灣食品科技學會及台灣食品保護協會,執行單位是大葉大學和屏東科技大學。 開幕式中並由民報社長、前南投縣長彭百顯代表宣讀大會《食品安全宣言》,期待透過這次智慧集結的全盤總檢討,共同確立社會價值信念,一起持續堅定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直到台灣真正建立一個理想的食安社會為止。 《食品安全宣言》 近年來,台灣層出不窮的食安事件,讓社會民心不安、產業受挫、政府束手無策、農漁產品在國外市場喪失競爭力,真讓國人臉上無光,充分顯示食安影響著經濟發展及國家安全。 台灣的食品不安全問題,包括標示的各種認證產品也含有農藥殘留超標、瘦肉精、氯黴素等抗生素禁藥,劣質進口品和國產品摻雜混裝、企圖魚目混珠,餿水油、飼料油當作食用油銷售等一系列的弊端;加以毛豬口蹄疫疫區不僅尚未除名甚至出現新型疫病,多種高病原禽流感同時發生且為世界首例,更是食安的嚴肅議題。 我們認為,舉凡家畜(狂牛病、病死豬、瘦肉精)、家禽(禽流感)、水產養殖(孔雀綠和抗生素等殘留)、食用油脂(餿水油等)、加工製造食品(不法添加物)、農業蔬果茶葉(農藥殘留)等這些問題產生的源頭,包括進口及其解決對策,都是無由迴避的社會民主問題;故欲確保食安環境,必須由生產環境包括種苗、肥料、農藥、飼料以及農地、農業用水和空氣;行銷職能,包括原料來源、食品標示、認證標示、農場工廠到餐廳的抽查、邊境管理與農產品批發市場之食安功能強化;以及有機農業的發展機會和基改食品的潛在威脅等等部門,這些監理工程皆需全盤徹底清理。 而食安的底層社會,包括農民市場、學童午餐和黃昏市場等傳統農產品零售市場,以及校園、工廠內外自助餐廳等食品銷售末端,皆最為貼近消費者,也是食安確保和社會公平維繫的重點環節。 此外,我們認為,兩岸交流與貿易的推動(如:ECFA、服貿、貨貿、自由經濟示範區--農產品加值運銷中心),對臺灣食品安全和品牌價值的負面衝擊應須一併注重,不可偏廢。 我們誠摯呼籲,有關這些問題的處理與解決,經濟倫理必須重整,而無論是決策制定或執行監管之落實,政府是關鍵因素。在食安管理體系,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協同分工,如何建立有效的輔導、監督機制才是重點。尤其,政府執行食品安全管理應該確實徹底,不可官商勾結輕忽國人健康衛生;而就已產生或可能產生的食安事件,對下游受害業者和消費者權益保障,亦應有更為明確的法源或執行依據。最後,很重要的,所有食安環境的維護,全體國人亦應隨時隨地扮演監督的角色。 這次論壇揭櫫食安問題總診斷,乃係鑒於過去以來舉國對食安環境之高度不滿,為正視問題,特結合有識之士以略盡社會責任。我們期待,透過這次智慧集結的全盤總檢討,讓我們共同確立社會價值信念,一起持續堅定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直到台灣真正建立一個理想的食安社會為止。 民報社長、前南投縣長彭百顯宣讀大會《食品安全宣言》。(記者張炯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