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參加世衛大會 何以台灣得每年辛苦?原來,問題出在那份荒謬的備忘錄

為了參加世衛大會 何以台灣得每年辛苦?原來,問題出在那份荒謬的備忘錄

【編按】這是去年(2016)5月,《民報》在世衛大會召開前,專訪當時我代表團唯一民間代表吳運東醫師的文章。這篇原題為《前無任所大使吳運東:WHA生波 馬政府不夠積極》的專訪,也特別解答了很多人的疑問:就算全世界都挺台灣參加世衛大會,但為什麼每年還是爭取得這麼辛苦、這麼委屈?中國不是只是100多個會員國其中的一個而已嗎? 吳運東醫師去年出發到日內瓦前夕,對《民報》說得很清楚,根本問題出在:「2005年7月WHO祕書處與中國衛生部簽下秘密的瞭解備忘錄(MOU),台灣與會事務必須由中國同意。」如此荒謬離譜、仰人鼻息的不公平對待,年年重演,但追根究柢,不也就是台灣身為非聯合國會員國的悲哀? 以下就是去年5月9日的專訪內容。 「如果要我們從WHA(世界衛生大會)一樓(正式會議席),坐到二樓(NGO組織)、甚至回到三樓(一般人登記進入,台灣未進入WHO前舉白布條抗議處),簡直太羞辱人,就像從VS(主治醫師)倒退到intern(實習醫師)一樣!」 \n \n才卸除世界醫師會(WMA)理事身份的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外交部前無任所大使吳運東,多年來一直參與推動台灣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連續14年前進日內瓦。他今天(9日)接受《民報》採訪時指出,「4月時林奏延(衛生福利部新任部長)邀約我今年一起去,但還沒有確定今年拿不拿得到邀請函,如果沒有邀請函,我是不會去的,太羞辱人了。」 \n \nWHA邀請函最後時刻才發給台灣,還附帶了「一中原則」,新政府仍決定率代表團前往,吳運東將是此行唯一非官方隨行成員。由於遇到520總統就職,代表團預計20日晚上出發前往日內瓦,參與22日起一連5天的正式會議。 \n \n陳水扁時代WHO事務由總統府直接參與、推動 \n \n吳運東直言,今年WHA最後一刻才發給台灣邀請卡,當然是中國給台灣新政府難題,但是,「台灣自己政府過去也不夠努力,當年全力爭取進入WHO時,陳水扁任期時是由總統府開始到外交部、衛生署,全部動員起來去推動。2009年成為觀察員後、衛生署升格衛生福利部,竟然連原本的「國際合作組」都裁撤了,外交部也認為『都已經進入WHO』也全推給衛福部去做,我曾向前部長邱文達反映,這樣是不行的,形同讓醫療外交工作萎縮掉。」 \n \n吳運東指出,台灣的外交工作原本就與一般國家不同,必須一直持續保持對國際發聲,告訴國際,我們雖然進入WHO,但以觀察員身份、受「一中原則」箝制,並不是我們想要的、也不應該這樣。「台灣政府不動作,外國人都以為『台灣不是已經加入WHO』了嗎?根本不了解台灣的問題,就只會讓中國對台灣壓迫愈來愈強硬而已。」 \n \n2005年中國與WHO的祕密MOU出賣台灣 \n \n台灣1997年開始積極推動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行動,屢屢受挫,早年是醫界聯盟、醫師公會等積極以外圍力量,不斷奔走、串連,才讓國際看到台灣身為「世衛孤兒」的窘境。 \n \n醫界的努力,讓國際三大醫學團體之一的「世界醫師會」2001、2003、2005年在理事會中通過「支持台灣參與WHO」決議。2006年更以新聞稿發布聲明方式,表達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 )觀察員的立場。這個組織成員達800萬會員、遍佈世界110國家。 \n \n終於,2009年WHO通過台灣以觀察員身份重返世衛組織。台灣在2013年WHA舉行期間,即在周邊的世界醫師會(WMA)上爭取到2016年10月的世界醫師大會在台舉行。 \n \n吳運東說,不能以台灣名義成為正式會員國當然是遺憾。「而且,2007年才曝光,2005年7月WHO祕書處與中國衛生部簽下秘密的瞭解備忘錄(MOU),台灣與會事務必須由中國同意,這很荒謬。但主要原因仍卡在,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 \n \n主張「一個中國就是台灣」 應該要持續參與抗爭 \n \n儘管所有條件對台灣都很嚴苛,吳運東認為「就因為這樣,台灣才需要更努力讓世界看到台灣被不公平對待的狀況,利用WHA的舞台,繼續對外發聲,『One-China Principle』(一個中國原則),對台灣來說,一中就是台灣,也要持續再向WHO發出抗議,繼續爭取以『台灣』名稱加入WHO正式會員國;台灣人民也應該要有這樣的共識,否則政府為了顧及國內不同聲音、對外的外交政策也很難全力施展。」 \n \n過去每年WHA會議期間,曾身為世界醫師會理事身份的吳運東,皆安排台灣的衛生署/衛福部首長,同時在WMA的會議午餐前講說,推銷台灣醫療公衛水準、也同時不斷傳播台灣國際困境,爭取更多國際人士的理解與認同。 \n \n「不過,台灣的衛生首長實在換得太快了,2009年葉金川、2010年楊志良、2011年邱文達,每年都不同人去,WMA的人也有點吃驚,不容易給國際人士留下印象與交情。」吳運東也呼籲,新政府應該要更重視醫療外交工作,無論首長的穩定度與任務編組上的規畫,「要一直保持台灣在這個方面的活躍度、形成一股力量,才能爭取更多國際的支持,改變現況。」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