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狂飆 城市怒吼!強國人別只買房卻令其成空屋

房價狂飆 城市怒吼!強國人別只買房卻令其成空屋

瑞銀(UBS)調查全球15個城市房地產市場情況,發表2015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其中倫敦高居榜首,香港其次,雙雙都列為具高度泡沫化風險的城市,接下來被列為房地產高估的城市,為首的則為雪梨、溫哥華、舊金山等等。而這些城市都剛好是中國資金大舉買房的城市,或許並非巧合。 瑞銀計算泡沫化指數以幾項指標數據計算:房價所得比、房價房租比、房貸GDP比、營造業產值GDP比,以及城市相對於全國的房價比,以此計算後,依據1985年到2009年之間的歷史經驗,若泡沫化指數超過1,3年內有95%機率房價平均向下修正3成,中長期的房價都不看好。 而15個城市中泡沫化最嚴重的是倫敦,泡沫化指數高達1.88,其次為香港,為1.67,兩者都被列為具高度泡沫化風險的城市。 貴到離譜 全球之最!香港、倫敦買房價格 分別可租屋33年、30年 倫敦自2013年初起平均房價上漲高達4成,不僅抵銷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的跌幅,還漲超前高,超過2007年高點6%,而相對的,英國全國房地產價格卻是下跌18%。倫敦房地產與薪資相較更是不合理,因為在倫敦房地產漲升的同時,倫敦平均薪資卻與英國全國一樣下跌7%,讓倫敦以熟練技術勞工的平均薪資,要14年才能買得起一間相當於18.2坪的小窩,在15城市中房價所得比排名第2,僅次於香港,而房價房租比也偏高,在倫敦買房的價格可以租房30年。 瑞銀指出倫敦房價之所以如此反常泡沫化,來自於「外國需求」,許多國外資金,尤其是亞洲資金,在亞洲房地產飆高下,尋求「穩定投資天堂」時,把倫敦當成目標,這是倫敦房地產在英國全國房地產下跌、薪資下跌下,卻仍遭推到新高的主因。 香港房地產泡沫化飆漲也早已不是新聞,如今香港房地產比起2006年漲升6成,比2003年更漲升2倍之多,然而經通膨調整後的實際租金收入卻只漲升35%,使房價房租比高達33,而香港房地產的漲幅讓它成為世界最住不起的城市,平均熟練專業勞工薪資要21年才買得起18坪小窩,遠遠高於次高的倫敦。加上中國經濟疲軟、香港就業市場低迷、升息風險,以及新屋建造數量來到2004年以後的新高,瑞銀因此估計香港房市將無以為繼。 瑞銀五大房市泡沫城市 恰皆為中國資金最愛 接下來泡沫指數最高的城市,分別為雪梨1.39,溫哥華1.35,舊金山1.15。雪梨自2012年以來房價上漲3成,房租與薪資則無成長,瑞銀指出房價主要來自亞洲資金的推動;溫哥華原本房價就偏高,自2006年起又上漲25%,房租與薪資只成長1位數,也是一樣由亞洲資金推動;舊金山自2006年到2011年房價上漲3成,只比金融風暴前的高點低4%,表現超出美國總體市場。 台北市在房價薪資比與房價房租比等指標數據上恐怕也勇冠全球,不過台北是不在瑞銀所挑選評估的15個城市之中。 或許不是巧合,瑞銀報告中泡沫化程度最高的5個城市,恰好都是中國資金的最愛,香港就不用贅述,據統計,中國海外房產投資最青睞歐洲,其中絕大多數前往歐洲的資金都流向倫敦,其次是澳洲,前往澳洲的投資則絕大多數流向雪梨,再次是北美,以及美國紐約、加州以及加拿大溫哥華和多倫多為主。 以倫敦來說,2014年李嘉誠大舉投注10億英鎊於倫敦房地產,也帶動中國資金更瘋狂搶購,中國買家在倫敦買房比例已經接近1成;而在澳洲,據澳洲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年度報告,2013至2014年,中國為澳大利亞最大房產投資國。中國資金買走澳洲12%新建房屋,以雪梨和墨爾本為主,在該2個城市甚至有某些區域房地產全數遭中國資金買斷,成為雪梨房價暴漲的主因。 溫哥華居民的怒吼:禁止中國人來買了房卻空置不用 溫哥華2014年被選為北美最住不起的城市,中國更成為眾矢之的,當候選人在街上說明房價政見時,當場有選民靠近,直說解決的方案很簡單,就是「禁止中國人來買了房卻空置不用」。而舊金山歷史上為華人聚居地,也因此成為中國人愛買房的城市。 中國資金在全球到處肆虐,對當地人沒有帶來好處,反而是讓房價扭曲到妨礙經濟成長與居住權利,在香港引發反中運動,在澳洲也引起政府開始以諸多政策反制中國炒房,可說各大城市若被中國人看上,只帶來禍害,中國資金炒作的城市,幾乎都是泡沫化最嚴重的城市,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反過來說,當這些嚴重泡沫化城市如瑞銀所預期進行房價修正,中國資金也只有虧損一途,一國資本都在泡沫化最高點搶購房地產,恐怕只會重演日本泡沫經濟時代搶購洛克斐勒中心等房地產,最後賤價拋售慘賠的前車之鑒。 參考外電來源:[nop] 瑞士銀行: 《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英文) [/n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