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線五寶之一:苗栗新埔火車站的風情

海線五寶之一:苗栗新埔火車站的風情

苗栗新埔車站於1922年(大正11年)10月11日啓用, 是西部幹線與海岸線距離最近的車站,坐東朝西。南鄰秋茂園, 東鄰西部鐵路幹線及台一線省道,西鄰台灣海峽。 距市區約800公尺。從島式月台下車後,爬上天橋, 或從新埔出發在候車室裡因地勢較高,就可以望見海邊, 心情為之舒放, 只是出站後那往海邊的路牌居然仿起中國標示拼音Haibian, 實在是煞風景。 如果再從站前走到海邊只消幾分鐘的腳程,攀過堤防,遠眺海景, 其實別有一番風情,全台灣只此一站, 尤其是觀看夕陽美景尤為動人,站裡有「幸福100」戳章, 圖案即強調由站內往外望去的夕陽風景。 順帶一提:「秋茂園」為旅日台僑黄秋茂博士獨資興建, 南北各建一處供人免費參觀,南部本來在台南仁德, 後遷往鯤鯓海濱,園內立有鄭成功、孔夫子及十二生肖等塑像, 供人免費參觀。 由於現在台鐵的海線運量不再那麼繁重, 所以沿線還能保留五座日式木造小站,分別為大山、談文、日南、 追分和新埔,並稱「海線五寶」。 新埔係單體型態之一層樓高的車站,為和洋混搭半木式建築風格, 總體並無繁複之語彙,立面僅作簡潔之垂直與水平分割, 另一側牆和其他四小車站一樣,都具有三角形屋頂、 Y字形廊柱環列、夯土牆及牛眼窗等特色, 建築立面材料由竹篾編織,再以石灰粉刷牆面,原本顏色無從辨識, 現為淡鵝黄色;地板表面為水泥塗抹,屋架、 樑柱的支撐材料為福州杉木。 其實海線五寶車站的設計有很多共通之處: 其一、屋頂從入口面看並非左右對稱,通常是左方斜出, 右方則切直。 這是因為右方那一面直視則在屋頂的鬼瓦下有一年眼窗,造型優美, 也可當正面看。 其次是屋頂是兩面落水式,即日語:「妻切屋根」 也就是懸山式屋頂,但下端又設計了「妻切系錣屋根」, 就是下層多了一面環繞屋身的頂棚遮風避雨。 其三、柱式以單柱而主,其上與屋棚之間為單斜接結構, 在入口處以雙木柱加強意象,雙柱中央飾以十字搭的格櫺, 簡潔琍落。 其四、主結構的建材為檜製四方角材或福州杉,壁體為四方厚皮材, 在構件銜接處應用鐵件與螺栓等金物,分攤承重力道, 地板則以磚疊外砂漿或混凝土砌成。 火車站另一面其實也是正面 新埔站的平面配置也極其簡易, 按2005年縣府文資第0947500110號的研究記錄: 新埔車站平面空間為簡易的矩形平面,「事務室」為站務人員辦公、 賣票以及控管車輛運行之作業空間,內部設有電信台, 做為鐵路信號控制及掌握行車動態之空間。「待合室」 內設有座椅與出札口(售票口),提供乘客購票、佇留、接送等。「 下家待合室」以及「下家」為半戶外空間,在下家待合室設有座椅, 除供乘客佇留外,並分別設置改札口與集札口控制乘車人員的出入。 就進站之動線結構而言,進站乘客是經由下家(廊道)進入待合室, 於出札口(售票口)購票後,於手荷物扱台(行李窗口) 進行行李的寄運後,於下家內待合室(廊道候車室)候車, 並通過下家內待合室之改札口(剪票口)後,於月台上車。 而出站乘客動線則於月台下車後,經下家之集札口(收票口), 離開車站,基本上乘客動線是屬於單向通行,無法形成迴路。 新埔車站讓我想起在日本旅行時遇見的ONE MAN (ワンマン) 列車。因應乘坐火車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通常是開車一、 兩節車箱的火車,車長一人「校長兼撞鐘」服務到底, 上車得遵守從後車門上車,前車門下車,即「後乗前降」, 但車站分只有候車亭的「無人駅」和有人服務的「有人駅」, 咱們的新埔算有人駅,上下車有悠遊卡, 旁邊立了個牌子道德勸說請勿無票上車,否則補票要多加5成, 搭車照不照規矩全憑良心,這種小站會越來越多, 轉型為懷舊觀光小站要快,文化資產才能永續保存下來啊! 用手機拍回影像分享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2017年/第17期(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