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政治好戲」劇本怎麼寫?

【專文】「政治好戲」劇本怎麼寫?

以前我長住美國,每逢回台灣很容易看到重大政治新聞,像是官商勾結、貪污、緋聞、選舉黑幕等等,父母諷刺說:「你看,台灣新聞比美國精彩多了!」今年暑假回台灣,也看到牽涉黨產、國家資源、政商關係、上流社會、黑社會、金錢、權力、槍彈等新聞,不過自從川普入主白宮,美國媒體多出許多諷刺、模仿川普的節目,精彩不輸台灣新聞。我常覺得可惜了台灣的政治新聞,因為並不常看到演藝人員以模仿秀來評論政治,不知道是否因為台灣傳統社會觀念約束所致,或是誹謗告訴罰則標準比較嚴格,不允許無理辱罵、不可以指摘不符合事實的事,表面上保護了言論的正確性,不實之事不能隨意散播。這樣相對嚴格的誹謗罪雖然有其道理,不過對有錢人比較有利,因為有錢人有本錢被罰,普通人則比較不敢亂講話。 或許你認為,台灣政治天天都在「演戲」,政治人物「演很大」、政論節目像連績劇式的討論內幕情節,何必再上演一遍呢?不過民主體系裡,政治人物就是要接受評論,當然可以從演藝角度來切入。或許會擔心演藝人員有他特別的政治立場,可能利用專業來打擊好官員。我的想法是,若一逕以特定偏見來評論政治事件,演藝作品通常會淪於劣質無聊,而且模仿如果失真不當,收視率必然低。更何況要追究散播謠言的話,有些名嘴上政論節目都在講一些沒有根據的事,大眾娛樂不會是元兇。 民主體系與獨裁國家如何分別?獨裁者本尊不容批評,扮演他、開他玩笑,你就可能人間蒸發。演藝娛樂很輕浮,但是輕浮可以探測民主社會的成熟度。如果連輕浮地討論政治都不可以,哪來的自由與人權?不與你爭權奪利,只是講笑話、搞怪模仿也不行的話,怎麼接受人民的檢驗?政治人物不喜歡成為演藝的對象,覺得他們當官的尊嚴都被丟光了;但是,政治劇與嘲諷權勢人物帶來的笑聲,代表民主體系的成熟。即便在民主美國,模仿、嘲笑政治人物也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史蒂芬.柯貝爾 (Stephen Colbert) 曾經在小布希夫婦面前模仿拍小布希馬屁的電視主播,嘲諷他們愚蠢的政治理念,針針見血,台下達官貴人笑不出來,總統夫人當場憤怒飆國罵。另一位搞笑藝人在911事件發生不久後,在自己節目上講有關恐怖份子的笑話,被小布希白宮發言人指控不愛國,隔天沒有節目做,他的頭髮隔夜變白。川普上任,這位藝人自嘲說,沒有想到有一天他竟然會懷念起小布希。 我不是編劇專業,不過我喜歡看戲,我可以想像演藝圈的人一定蠻希望可以自由發揮政治給予娛樂的靈感。台灣老百姓對政治醜聞、八卦爆料,一方面在關心政治與社會,一方面也好像在看戲一樣,評論故事的情節發展、那個人的角色多邪惡、可恥、可惜,感嘆人們的價值觀與行為何以會壞到這種地步 ⋯⋯。不分藍綠,我認為阿扁身世劇一定不錯看,故事可以從好幾個角度來編排,各有不同劇情:悲劇、鬧劇、懸疑、諷刺、甚至壯闊的歷史劇。還有,某立委家人將綑綑美鈔沖馬桶、燒金爐、丟魚池,戲劇價值無可否認。比較抽象的是某立委有美國籍,被控詐領薪資,編寫這個劇本挑戰性比較大。「馬王政爭」入戲,大家可以看到當紅的演員扮演政治人物,也可以從劇情得到一些基本政治、法治的教育與資訊,譬如立法院、法院、總統府、國安單位、黨團組織怎麼運作、怎麽區分權責?洩密法如何保障個資機密與個人自由?檢察官的黨國心態、威權行為、甚至私生活又是如何呢?一般人沒有可能做鄰居的一些名人,有些是講「台灣國語」、有些講道地的河洛語、客語、還是北京語,是不是三不五時還會嘮幾句英語、日語呢?把政治情節做成戲劇節目,有其教育民眾的基本功能,大眾娛樂就是了解自己的社會百態、不經意中獲取有關社會運作的資訊,是認知國家公民體系最有效的工具。 就在此時此刻,已經有好萊塢的製作群,好幾組的,正在策劃 ─ 要是川普政府倖存、沒有被核子彈毀滅 ─「川普大年代」或「川普政局」一類的電影。有關川普政治事業的紀錄片已經數不清了,今年年底又要推出一部電影叫《小美國》(Little America),描述川普治國「反面烏托邦」(dystopian) 的情節。HBO 正在策劃川普崛起美國政壇的連續劇 (Mini-Series),從2008年佩林 (Sarah Palin) 兢選副總統演起。也有部落客已經迫不及待公開自己想像中的「川普白宮」:劇情如何編、導演推薦誰,誰演川普、他兩位痞子兒子、大女兒伊凡卡與女婿庫什納,以及幕僚們。美國人喜歡根據重大醜聞與政治案情來編劇,法治先進國家有獨立強大的法務單位辦案,案情資料充分,才有好戲做。 公視轉播美國政治影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圖/公共電視 民主國家有黑暗面,可是我看到台灣和美國在不同的文化中對民主政治不同的看法。很多台灣人認為,政治人物的人格不太高尚,一般不喜歡談政治,除非家裡本來就有強烈政治意識,大多數人娛樂就是看偶像劇、古裝劇、日劇、韓劇,把自己精神上輸送到跟自己無關的古代、異國文明、或談戀愛的經驗,只論內心的感覺而不關心社會現實。我不認為這純粹是台灣人的偏好,或許環境不允許(例如嚴格的誹謗罪),或許是還沒有找到一個適當的,以大眾娛樂的方式來探討政治。不喜歡政治人物的美國人也會看政治劇;平常看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感到噁心,但是看演員扮演角色,會去欣賞演技、了解劇情,可以接受他們國家的政治體系。 政治事業無可預測,政壇的今日明星,明日有可能消失。歷史上政治人物來來去去,美國人擁有的政治劇,好比是鏡子,偶爾從不同角度來映照自己的國家,不只是好,也有醜惡。對我來說「政治好戲」具有很大功能,劇情能讓觀眾正面地面對現況並檢討人性,影響觀眾將來談到政治時少了自我認為的道德高尚,少了切割,多一分參與心。 本文轉載自:【綠色逗陣】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