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爆肝不利產業競爭

勞工爆肝不利產業競爭

最近立法院為了修勞基法,一例一休或是周休二日吵個不停,七天國定假日是否取消,勞團與工商總各持己見,而在立法院委員會審查時,民進黨召委林淑芬竟然電鈴壞了,沒有出席主持,技術性擋下一例一休法案。過程中,在野黨中國國民黨和監督在野黨的在野黨時代力量則吵成一團,好不熱鬧。 不少企業主抱怨勞工的假太多,有的甚至拿出數據證明南韓與新加坡的勞動時數都高於台灣,姑且不論所言是否屬實,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為什麼現在還吵這個議題?企業若是斤斤計較員工的休假,他們的競爭力在哪裡?德國的電費和工資都遠高於台灣,勞工的假日也遠多於台灣,有聽到德國的企業抱怨員工的假太多嗎? 也有企業家很坦白的說,在現實上台灣的勞動條件不能和歐洲相比,的確如此,但是我們也要問,為甚麼?孰令致之?政府和企業難道沒有責任?台灣的裕隆汽車成立幾年了,為什麼南韓的現代 (Hyundai) 汽車可以暢銷全球?裕隆呢?剛開始政府為了保護、扶持新興產業,有必要限制外來的競爭,但是不應該是無條件、無限期的保護。企業若是能夠透過特權,壟斷市場,甚或壓榨勞工來極大化利潤,會有什麼動機進行產業升級?企業家講這句話時心裡不知道有沒有感到慚愧? 常聽到公司老闆說員工是公司的資產,只是以前資產是長期持有,直到海枯石爛。現在的資產則是隨時可以拿到商品市場交易,獲利了結。 在農業時代,最大的資產是耕作的土地,這些資產是要留給後代子孫的。三、四十年前的公司,也把員工當資產,通常是終身職,進了公司就可以期待工作到退休,公司也會訓練、照顧員工如同家人。但是好景不常,從1980年代開始起了變化,利潤極大化變成公司唯一的目標,企業的社會責任漸漸被遺忘,加上全球化引起更多競爭,原本不裁員的企業如 IBM 和 AT&T,以及日本的一些大企業,也開始裁員,或是將不賺錢的部門乾脆賣掉。員工仍然是公司的資產,只不過現在的資產是可以當成商品隨時在市場上交易,而不是像以前會呵護資產直到永遠。 勞團強烈反對一例一休,認為是為老闆開後門,讓他們能合法剝削勞工,所謂的加班費是看得到吃不到。老闆們則覺得加班費過高,會嚴重影響獲利。民進黨籍立委也出來緩頰,說勞動人權無法一步到位,至少這次修法是往正確的方向跨出一步,已經比現有的進步。 民進黨為甚麼急著要通過一例一休?若是一例一休真的對勞工有利,為何有勞工在立法院外面絕食抗議?也沒有看到民進黨立委或官員前往關心、致意,真的有跟勞工團體好好溝通嗎?新的法案有點複雜,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中藏了什麼不為外人知的東西。民進黨不好好跟勞工溝通,卻見一些立委拼命上政論節目替一例一休辯護,難道不知道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根據 OECD 最新報告,台灣去年平均工時2103小時,僅次於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和南韓,位居世界第四。勞工爆肝可能幫忙公司多賺進些微利潤,但是社會成本如何估算?失去的健康也連累了醫護人員,失去的家庭生活品質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政府跟資本家協商時可曾考慮到?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