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當價值只剩價格時 勞教 = 壓榨

【專文】當價值只剩價格時 勞教 = 壓榨

私校工會在6月27日對現行的「勞作教育」做了最嚴厲的批鬥,完全否定勞教的存在價值。前些年在東海校園,早有聞「廉價勞工」之譏,如今到了私校工會,竟然成了「假學習、真壓榨」,這對早期東海人而言,真是情何以堪! 1955年東海創校時,所推出的「通才教育」和「基本勞作」兩大教育政策,的確成就了東海大學在台灣高教界的聲望,也是至今仍是建立東海大學金字招牌的兩大支柱,東海人無不以此為榮,全無被「壓榨」的傷害與感覺。此項正面的教育價值被肯定後,教育部才以「通識教育和勞作教育」通令全國高教實施。 「基本勞作」制度,緣自美國肯塔基州山區的一所平民大學貝利亞(Berea)基督教學院所實施的教育制度,師生共同生活在校園裡,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勞作就是生活中的工作,也是學習的項目。美國聯董會祕書長芳衛廉博士曾任教於貝利亞,因此東海創校時即比照引進此項制度,而且有聲有色地實施開來,成為獨步全台的學風之一,這也是早期校友津津樂道的成長過程。 早期東海大學能成功地推展這項勞作制度,有兩項基本因素為背景: 小班小校的大家庭環境 全校師生八百位左右,共同生活在遠離市囂的大度山上,學生在「生活自治公約」下,基本勞作把生活的環節相連在一起。只要是東海學生,都得挽起袖子、捲起褲腳為生活環境而付出勞力,不論將軍之女、主席之子,全都要洗碗盤、清廁所,不聞有抗議不滿之聲。倒是畢業後成為回味大度山最豐富的話題,以能成為東海大家庭的一員為榮為傲,基本勞作讓東海人不分出身高低,腳踏實地共同享受大度山上的青春歲月。 奉獻的基督教文化 東海大學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初創,而其文化特色就是奉獻的精神。當年,教授兼任行政主管,不支職務加給,純屬榮譽職;教員不支超鐘點費,純屬為校奉獻。職員不支加班費,也樂於奉獻服務而不疲。所以學生在課餘,為自己的生活環境付出勞力,早午晚的基本勞作亦成為理所當然的份內工作。大度山上的每一份子,從上而下都在奉獻服務中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 然而,這兩項基本的內聚力,在梅可望校長廢除「迷思的小班制」後,國民黨文化取代了基督教文化,勞作室甚至成了「幹部」人力資源中心。原本東海大家庭的「倫理」已完全被稀釋。為了提高士氣和工作效率,職務加給及「能者多勞」的工作績效獎金取代了原本「奉獻」的榮譽。從此,各項行政職位的「附加價值」,成為同事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競相追逐的目標。學生的基本勞作也逐漸淪為形式化的「打掃校園」工作。基本勞作更名為「勞作教育」,正式「體制化」後,勞作神聖成了囗號,學生的怨言逐漸累積而表面化,勞教不再是大度山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必修學分的例行工作而已。 台灣高教的氛圍,隨著工商功利社會的變化,教育已價格(Price) 化,當政者以「服務消費者」為經營理念,辦學變成了對價關係(If price is right.) ,教育的價值觀(Value) 完全無以數位化而逐漸式微。學生浸淫在此功利主義文化下,終於爆出:「打掃校園」≠「服務學習」!私校工會:「假學習、真壓榨」的反抗,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一個美好的教育制度:基本勞作,即使在大度山上都變成「行屍走肉」,甚至成為「壓榨」的工具,東海大學再也無以為傲的特色,著實浩嘆!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