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健康》多學台語文減少或延緩失智

《​文化與健康》多學台語文減少或延緩失智

前言 因為準備回台灣,參加「台灣醫學歷史協會」的年會,跟客委會連絡,客委會邀請到客家庄推廣客家台灣語文。安排到客家庄參加活動,大家來強調多學台灣語文,以及知道台灣歷史文化的好處。我們認為討論台灣的文化(廣義的文化),對健康上的好處最有意義。剛好曾探討及收集這類資料多年,整理資料時,朋友說何不妨把這些資訊寫出,讓更多人知道。寫出這〈文化與健康〉短系列,第一篇寫多學台語文可減緩失智症。 美國很有名的學者Dr. Jared Diamond,研究較原始的傳統社會,發現有些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尤其有關我們的健康,他寫了幾本傳統社會生活的好書。我以前介紹過兩次他最有名的兩本從生物學及大自然環境看人類歷史及社會的好書(註1):《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及《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Collapse: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讀Dr. Diamond較新的《昨日世界: 找回文明新命脈;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註2;下圖),體驗到多學台灣各種語文,而且學越多,對健康的好處可能越多,尤其可能減少或延緩失智症。沒找到對台灣語文在這方面的研究,不過依照目前的國外的學術研究,學越多不同語言,健康上好處多。這裡來分享我探討的心得,向大家請教。多學多用台語文對失智,想一樣有減少延緩的好處。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 及譯本:《昨日世界: 找回文明新命脈》封面。圖/作者提供 如何減緩失智 失智症有很多種類及原因,要減少或延緩失智症,不管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或台灣比西方較多腦血管性失智,都有最基本的幾個條件,第一要身體活躍,不管是勞動或運動,都一樣可以達到效果。身體活躍的好處很多,減少包括腦在內的各種器官功能減退。第二心智要活躍,就是腦要多刺激,譬如多讀書、多思考、多學新東西等,使腦繼續不斷地受到刺激,富挑戰性的心智刺激更有效。 第三要多人際關係的社交,不能孤獨要多找朋友,更要多參與群體活動,在社區活躍,如多參加社區活動,甚至自己組團為人服務,社交就是最有效的心智活動。身體、心智及社交上三方面都活躍最能減少失智症。避免慢性疾病上身,也很重要,尤其高血壓及糖尿病,初期常沒症狀,但對身體以及心智都是大禍原。 多學台灣語言的好處 從前台灣的政府,壓抑所有的台灣母語文,用各種政策及宣傳把台灣語文,定位為低俗的「方言」,讓台灣人輕視甚至看不起自己的母語。把學習及使用台灣語文,被冠上「有害」的印象,認為不應學習母語,只學習「國語」就好,還推廣使人認為,學及使用台灣母語長大的小孩較差。 看上面提及Dr. Diamond的書,再多去探討,我發現多學習雙語及多語者,有下列健康的好處。多學習及使用不同台灣語言,可能有一樣類似的很多好處: 使用雙語或多語的群體比單語者,較少或延緩失智症。 從小學習多語者,執行能力可能較好。 成年、中年甚至退休後,學習新語言者,一樣可能減緩失智。 多學一種語言,社交上更廣泛更有好處,更減緩失智。 多學台灣語言後,可能對台灣歷史文化更想瞭解,對台灣人的糖尿病、高血壓甚至蠶豆症及地中海貧血基因瞭解,那對健康更有好處。 多學台灣語言減緩失智症 國外有使用雙語及多語環境地區的研究,發現用雙語/多語者比單語者,減少或延後慢發生失智症。研究者認為雙語及多語者一開口或思考,要從兩或多套字彙庫,找要用的字彙。隨時隨地有需要,把不同套的語言字彙分開,就是最經常性地刺激腦,所以腦較不易退化而失智。 雙語及多語對健康的益處,可能越小開始學越好,成人以後才開始學習新語言,雖學習能力,大不如小孩或年輕時,學不到像從小時學的語言那麼流暢。學新語言本身就是上面談的學新東西,可使腦有更富挑戰性的刺激,所以能減緩失智症。打定主意去學時,就是中、晚年後,甚至退休後,才開始去學,有些研究就發現,還是有效果,只要開始學習,仍是「猶未為晚」。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是最平常的失智症,越老越多。開始時,容易忘記及新近記憶喪失。腦部有病變,腦漸萎縮,阿茲海默症在較有身體及心智的不斷刺激者較少,譬如受多教育、工作性質複雜且富挑戰性者、社交及休閒的活動富刺激,以及多做勞動/運動者。 最近好幾個研究中心,坐落於歐洲及在加拿大東部的雙語及多語地區,發現使用雙語者尤其多語者,阿茲海默症開始的年齡,比單語者慢4-5年。雙語及多語者,患阿茲海默症的盛行率(患病人數率),也比單語者少。用一年齡的群體,雙語及多語者,較少認知上的異常。顯然雙語及多語的使用,保護他們,減緩阿茲海默失智症。 因腦血管引起的失智症,在台灣、日本、中國等東亞地區較多,佔日本老人(>65歲)失智症的約半數,當然有過中風者更多,絕大部分(>80%)有高血壓,跟糖尿病也是息息相關。上面談到多學台灣語言,會使人更想知道台灣的歷史文化。更瞭解後,可能更知道台灣人為何多,以及預防高血壓及糖尿病之道,多瞭解台灣語言歷史文化對健康有好處。 美國的移民社區 美國是很多不同族裔的移民社會,經常有新移民。早期主要從歐洲移民及少數的非洲奴隸到美國的。最早期較多英語系移民,以後歐洲的不少非英語系的移民漸漸增加。當然第二次大戰後,更多來自亞洲、中南美以及其他地區的移民。政府的政策,是否限用單語的英語,或鼓勵雙語及多語政策,以前經常辯論。辯論最主要討論點是,雙語及多語政策對新移民是否有害? 在美國,用雙語以前總被冠上「有害」的印象,認為學習兩種語言,要兩倍的功夫,兩種語言都學不太好,不如只學英文就好。不但這樣,早期尤其1960年代的研究,還證實這些印象。認為從小以雙語/多語長大受教育的小孩,語言學上較差,懂兩種語言的字彙都較少,而且學得較慢。 後來注意到那時代的研究,忽略社會家庭因素。早期研究的雙語家庭是新移民,大部分較窮且父母親受較少教育。只用英語的家庭,住在較有錢的社區,上較好的學校,父母親有較好的教育。最近較新的研究,控制家庭貧富及父母教育的因素,當社會經濟因素一樣時,沒有以前觀察到雙語長大小孩有劣勢。 新研究發現單語及雙語長大的小孩,只學單語者,擁有用字彙上,比雙語者只多不到10%的字彙,研究發現這差別沒甚的意義,單語組沒有另一語言的字彙。其他的認知能力、思考速度或智商都沒差別。更重要的研究發現,雙語長大的小孩,執行(executive)功能比單語組好。 講單語的人聽到一字彙,腦中只有一組的字彙庫,但講雙語者有兩種字彙庫找,而且要把不一樣的語言分開,用多語者自然更多換來換去的機會。這種執行上的控制能力,可用不同的試驗法來測量。用種種試驗法,尤其容易搞混亂的控制試驗發現,雙語組比單語組執行的結果較好。後來更發現,不只是語言,其他的視覺、空間或數目方面易混亂的情況的控制試驗,雙語者也執行得較好。 結語 從讀Dr. Diamond的書,體驗到多學台灣各種語文,對健康的有好處,尤其減少或延緩失智症。想多學多用台灣語文者,可能更進一步會想瞭解台灣的歷史文化。下章再來討論,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台灣人為何近年來,增加那麼多糖尿病及高血壓,當然越瞭解就會尋求預防之道。同樣地,多知道歷史文化,更能瞭解台灣人尤其客家人,較多些蠶豆症及地中海貧血基因,瞭解自己的語言歷史文化對健康的確有好處。 參考資料 1.〈簡介兩本從生物學及自然環境看人類歷史及社會的好書〉發表於《當代醫學》2005年11、12月號(33:827~830及918~921)。《當代醫學》已停刊,網站也撤除,轉貼於拙部落格。) 簡介(一)槍炮、病菌與鋼鐵---附錄(可連接到各分類文) 介紹: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附錄連接各分類 2. Diamond J: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 New York, Viking, 2012。中文本:《昨日世界: 找回文明新命脈》譯者:廖月娟。時報文化出版;2014。 3. 部分資料曾經發表過,請看拙部落格〈失智及食品安全〉失智那章,可連接上有關的題材。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