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兩岸農產貿易推動

兩岸關係依舊是未來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這些年隨著兩岸關係熱絡中國政府對於台灣農漁產品的採購、進口關稅、管制規範等均釋出相當多的善意,使得兩岸農漁產貿易越來越頻繁,去年台灣出口到中國農產品總額近10億美元再度超越從中國進口農產品的9.6億美元,只是這些紅利(如減免關稅、快速通關等)真正回饋到第一線農民部分不多,國內農民感受並不深刻,這中間存在巨大落差的原因受到中國領導階層高度關注,而目前台灣社會正掀起解構既得利益者與政商關係運動正點出原因所在。 以綠色通道為例,鑑於生鮮農產品生性容易腐敗不易儲藏影響到出口業務推動,因此若能在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的前提下,透過綠色通道來強化農產供應鏈整合,縮短通關時間,減少繁瑣的通關檢驗流程,不僅可以確保農產品的美味品質提高市場接受度,還有助於透過電子商務來推動農產業務(如以農產品網路銷售為主的淘寶、天貓、中國特色館等)根據阿里研究中心資料顯示,2012年阿里巴巴共完成農產品交易額達198.6億人民幣,其中生鮮水果和生鮮海鮮成長最快,2014年估計交易額可以達到1000億人民幣,前景看好。若能全面實施綠色通道確實有助於國內生鮮農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與布局。 台灣農業主要優勢在於優質安全的生鮮農產品,目前兩岸生鮮農漁產品因為卡在檢驗檢疫問題,無法運用互聯網行銷模式,因此若能獲得兩岸官方特許取得核發農產安全檢驗合格證明授權,將可以透過綠色通道、手機、網路等進行兩岸生鮮農產品買賣,如此龐大商機自然吸引許多財團(包括頂新)希望運用在兩岸建立的綿密政商關係拿下該項特許權,進而壟斷兩岸農產貿易大餅,若沒有任何管理與利益分配機制對台灣小農不見得有利,政府應積極鼓勵那些對社會有益(非與社會、農民利益相衝突)的企業家投入該領域之經濟活動讓兩岸農產貿易朝正向發展。 基於國際貿易平等互惠原則,中國農產品也可以循此綠色通道與流程進入台灣市場,問題是兩岸官方對於允許使用農藥種類,檢驗方法暨設備,殘留標準等並不一致加以病蟲害疫病情況不同,對於農產品衛生安全檢驗檢疫,現階段雙方仍有相當大的差異待弭平。儘管台灣在食品安全認證方面出了不少包,但是相較於中國官方安認證的問題重重,如日前經中國官方認證通過的大閘蟹輸台後,還被我方檢出含有禁藥氯黴素等殘留,我國政府若要同意只要具有中國官方保證的農產品同樣適用綠色通關風險相對高,不妨先進行單向流通。 兩岸農產貿易確實存在龐大商機,如何在不被財團壟斷的情況下,透過農民團體整合來推動兩岸綠色通道增加農民獲利並藉由兩岸協商與技術人才等交流、合作來拉近雙方的農產安全檢驗水準讓彼此互利。這些都需要由台灣內部先行整合取得共識後再來推動,不應由官方關起門來做決定,以免重蹈服貿被指為黑箱作業遭到抵制致雙輸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