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觀眾不用愛國片,是資本家應當愛賺永續錢

【藍圖】觀眾不用愛國片,是資本家應當愛賺永續錢

我國的影視產業,總有一個檢討觀眾的壞習慣,每當做出爛作品,就說是因為觀眾愛看,觀眾拒看了,就說是觀眾不愛國。 有許多影視從業人員或評論者,一直想要證明觀眾水準低,譬如提出某些低俗粗製濫造的作品也會賣,這種看法是忽略了市場的多元性,台灣許多政治人物或組織若民調落到5%往往就被奚落是過氣的極端少數,但是2300萬人之中的消費人口1800萬人,只要其中的5%去看電影,以票價200塊計算,也能創造1.8億元新台幣票房。 我們顯然不會把支持度低於5%的激進團體當成是台灣選民的代表,那又為何會把5%觀眾當成全台灣觀眾的代表呢? 又常有影視從業人員提出,說做出了較好的作品,卻沒有相對應的成績,這種看法或許是受到台灣僵化學校教育的影響,覺得考對幾題就有幾分,因而對市場缺乏基本常識,難道Acer手機沒有賣得比中國白牌手機好,就表示全球消費者不買iPhone了嗎?市場有區位之分,突破一個區位的臨界點時,才會有明顯反映,並不是線性反映。 台灣觀眾一貫給予國片遠超過同等級甚至更高級水準外片的票房 事實上,台灣觀眾已經很愛國了,比較台北票房(因數據較確實),2009年國片《聽說》台北票房1456萬,票房約相當於讓連恩尼遜在網路上被封為「最強父親」的《即刻救援》1593萬、《購物狂的異想世界》1451萬、《時空旅人之妻》1441萬。《聽說》固然很感人,但平心而論,以電影的完成度、畫面品質、聲光效果,演員演技等等各方面,能跟上述大片相提並論嗎?但國內觀眾仍然很捧場的給予相同票房。 而看看票房輸給《聽說》的洋片有哪些,許多愛電影的朋友必然會大吃一驚:其中包括讓無數愛狗朋友們感動落淚的《 馬利與我》1362萬,昆丁塔倫提諾導演的代表性傑作《惡棍特工》1342萬,奧斯卡得獎作品雷夫范恩斯與凱特溫斯雷的《為愛朗讀》 ,同樣是奧斯卡得獎作品,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凱特溫斯雷的《真愛旅程》723萬。 《聽說》創造票房佳績,甚至打敗李奧納多在台票房。圖/取材自電影劇照 這幾部作品的劇情、卡司、製作水準都屬一流,甚至受到奧斯卡獎的肯定,但台灣觀眾還是給予《聽說》較好的票房。 《聽說》畢竟還是許多影評盛讚的好電影,接下來不妨看看毀多於譽的作品,2009年國片《絕命派對》上片後風評票房均不佳,台北票房僅317萬,但是,卻還贏過奧斯卡獎得獎大片《自由大道》。 2009年並非特例,台灣觀眾一貫給予國片遠超過同等級水準外片的票房,甚至給予國片勝過各方面都更優秀的外片的票房,這相當於是愛吃路邊攤勝過米其林餐廳,所以台灣觀眾愛不愛國,當然愛。 但你不能只拿出半顆饅頭給人吃,還要跟米其林餐廳比。 不是愛用長鏡頭 是缺乏資金不得不的權宜作法 影視產業是標準「花大錢才能賺大錢」的產業,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充足的資本投資,才能保證一個最低程度的表現水準。 許多人批評魏德聖導演在《海角七號》的「運鏡呆板」,幾乎只有水平運鏡,殊不知好萊塢那種很靈活的運鏡,是要有高檔的懸臂、高架軌道,甚至是空拍,魏導當時拍到幾乎發不出薪水,硬體上只有一條直軌道,還能怎樣運鏡;以往國片愛用「侯孝賢式」的長鏡頭,觀眾嫌棄沉悶,其實受到也是同一個原因影響,因為缺乏資金,搭景範圍極小,鏡頭偏旁邊一點就照到景外去了,只好用長鏡頭為之,還塑造成說是一種風格,其實是窮困不得已的結果。 國片老是讓人詬病畫面「霧霧的」,也是錢的問題,必須使用更好的攝影機,更好的底片,才能讓片子看起來像好萊塢電影一樣「水晶般的清澈」,這一切都是錢錢錢;請來國際上有經驗的技術團隊,也是錢;請來有經驗的顧問指導道具製作與編劇,也是錢。有錢固然可能亂花沒效果,沒錢則是一定不可能做好。很多批評者不明白資金直接跟表現結果有巨大的正相關,以為不要老是談錢,導演靠天才就可以為無米之炊,那是太脫離現實了。 《海角七號》為商業國片打開一片新視野。圖/取材自網路 《海角七號》以前,國片喜歡只用1000萬左右成本拍片,在資金的限制下,拍出來的電影視聽效果本身以及宣傳的經費受限下,只能得到小眾的支持,因此全台最高票房有其上限,以歷史經驗來看,這個上限大約在新台幣3000萬元以下,結果造成那時絕大多數電影人都認為國片市場就是3000萬元這麼大。 如果片商能投資到5~6000萬元以上 回收有可能票房好幾億甚至十億以上 《海角七號》之後,我們已經知道要拍出最低程度可達到商業上的成功的國片,最起碼的成本是新台幣5~6000萬元,片商了解並願意投入這個等級以上的資本,開創了國片的票房破億時代,一直到《我的少女時代》,預算為8,500萬元新台幣,票房為4億元新台幣,加上延伸權利與海外票房,投資人獲利是倍數。資本家願意投資,觀眾當然就捧場,觀眾不需要愛國,是資本家要做資本家該做的事:愛錢! 事實上,這個等級的資本投資,還遠遠沒有開發出國片最大的市場潛力。前面提到,同等級的國片票房表現都會超越外片,甚至常常可以「越級挑戰」,目前台灣電影票房史上最高記錄是《阿凡達》的9億元,而它是外片,也就是說,如果有真正的大製作國片,可能的最高票房可望超越9億,甚至可望到達10~12億元新台幣。 魏德聖導演在《賽德克巴萊》就想往上一級挑戰,總成本來到7億,一集平均3.5億,但國內當時數十年未拍過這個等級的製作,全無經驗,因此其中繳了不少「學費」,最後勉強回本,此後至今尚未有人挑戰這個等級的製作,而是大多停留在1億元以下等級的「安全區」。 《賽德克巴萊》就想往上一級挑戰,總成本來到7億。圖/取材自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許多批評者認為,資本家要投資,也要導演、演員、劇組能撐得起這樣的大片,這種批評就單一電影來看是正確的,但就產業來說,沒有連續投入這個等級的製作,導演、劇組怎會有經驗?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當看到了潛力市場,卻因為資本障礙而沒有發展,這時資本家該做的事不就是:投資?投資可不是為了愛國,或是什麼發展文化,還是做慈善,而是為了露骨的愛錢,資本家最愛壟斷、寡占,當別人都沒有投資,沒有培養相關能力的各環節,只有自己投入養成了獨家的獲利機器,不就可長期壟斷市場? 這並不是空口談理論,這樣做而稱霸的例子,在台灣內需市場就有一個:滿街的7-11就是最好的範例。 當初統一投入超商時很快發現,超商業的問題是,店面數量要夠多,通路系統才有規模效益,初期店面不夠多,越開越賠錢,所以沒有別人想投入。這時常被人批評財大氣粗的大財團統一並沒有打退堂鼓,因為它想到:別人都不想燒、不敢燒,一旦燒錢燒到店面開到臨界數量以上,不就壟斷了台灣底層通路? 投資要有氣魄,統一超就是最好的例子,實際資本額百億,現在每年淨賺80多億。圖/曾恬恬 於是統一燒錢燒了7年,燒出台灣通路霸主,如今7-11店面數5000家,市佔高達5成,供應商只能對它卑躬屈膝,加盟店也只能可憐兮兮的在其嚴酷管理下血汗營運,統一超本身一年營收超過2000億元,2015年稅後淨利達82.4億元,而統一超的實收資本額,也就是股東實際將現金或實物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不過才100億元出頭。 台灣有錢人那麼多 卻沒有一個有魏德聖這樣的氣魄的 台灣目前有超過40兆元閒置資金不知要投哪去,其中若有資本家也拿出100億,拿來投資3億元成本等級(或說1000萬美元等級)的國片,一開始所有相關電影環節尚未建立,自然是要燒一陣子錢,就像7-11燒錢7年,但別人都不投資,只有他投資,最後所有的關鍵人才與know-how都在他手上,每年10億元等級票房國片都由他壟斷,想想其延伸影響力有多大,就像7-11現在寡占通路業,統一數鈔票數到手軟。 可悲的是,台灣拿得出100億的大財團還真的不少,帶頭衝刺電影預算等級升級的,從1000萬到6000萬,卻是做到要破產的魏德聖導演,從6000萬到3億元等級,還是一樣由做到要破產的魏德聖導演當前鋒,賽德克沒賺錢之後就後繼無人。 資本主義的鐵則就是投入資本,台灣資本家卻不想用資本的力量賺錢,大量資本閒置不知要做啥,結果是沒錢的人不要命的憑理想衝刺,這不只是影視產業的問題,也是台灣「悶經濟」的成因之一。 說到底,影視圈的根本問題,從來不是觀眾不愛國,而是資本家不愛錢:不想賺永續的壟斷大錢。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