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著叫他們「精神病」!剖析割喉案主嫌無差別犯行成因

不要急著叫他們「精神病」!剖析割喉案主嫌無差別犯行成因

台北市內湖區發生幼童遭割喉慘死悲劇,精神科醫師認為,犯案的王姓嫌犯與曾犯下北捷隨機殺人的鄭捷,都有人格疾患的問題,對社會有巨大的不滿,選擇隨機殺人宣洩。對於這樣凶殘的嫌犯,社會一片躂伐聲、高呼死刑,精神科醫師建議,不妨參考歐洲國家的作法,投注更多資源輔導這類高危險群,「防患於未然」,避免下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再次出現。 今天犯下小女童割喉案的王姓嫌犯,其父稱兒子曾在精神科醫師就診。衛福部朴子醫院身心科主任蘇柏文表示,有就診紀錄不代表就有精神疾病,必須經由鑑定才能確定。 衛福部玉里醫院精神科醫師孔繁錦則認為,後警方說明,王嫌有10年的吸毒史,可能更是造成他「無差別」殺人的重要因素,讓他出現人格改變,但社會往往第一時間都把這類個案歸於「精神病」,是將精神疾病妖魔化和刻板化。 人格疾患不應與精神病混為一談 蘇柏文認為,王嫌比較像有「人格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s)」,也就是人格違常、人格偏差,值觀偏頗、對社會不滿,以犯案宣洩情緒。而據稱王嫌有吸毒前科,吸毒也可能是王嫌用來麻痺自己、逃避社會的方式。 社會上經常把「人格疾患」與精神疾病混在一起,事實上,精神疾病中常見的重鬰症或思覺失調症只要經由藥物妥善治療,就能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可以獲得很好的控制。但人格疾患平常看起來可能沒什麼不同,可能只給人「偏激」的印象,一旦情緒爆發卻可能犯下重案。 同時,也不能排除有人藉由看精神科,試圖裝病想逃避刑責。蘇柏文曾在門診看過一位暴力傾向的男子,看診時「嗆聲」說:「我有來看精神科,所以我打人警察也不敢對我怎樣」。 有人提出列管精神病患的呼籲,蘇柏文認為這不只是汙名化受疾病所苦的精神病患,而且會耗費更多社會資源、但是民眾並沒有因而得到更周全的保護。 孔繁錦則指出,也不能輕忽因為吸毒造成人格異常的因素,包括安非他命、搖頭丸等,都可能出現幻覺,出現無差異的殺人行為,「他們和行兇對象完全沒有結怨,不為財、不為色,也不是為了犯罪進監獄吃牢飯,但這類個案往往出現急性精神狀況送到急診來,人清醒就離開,也無法長期矯治,更加棘手。」 防患未然 政府應多投注資源輔導 蘇柏文指出,對王嫌這樣的人,民眾群情激憤是必然的,但他建議可以從國家政策改變,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蘇柏文提出歐洲的作法,歐洲社會普遍認為「人格疾患」的人是因為社會沒有好好教育輔導才會變這樣,因此政府願意投注資源、花費很多人力、物力,包括更多的精神科醫師、社工、心理師加強輔導。 「我相信拋出這個想法,一定有人會反對,就判死刑就好、為什麼要浪費社會資源?」但蘇柏文說,若從源頭著手,或許就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我演講時常說,不要期待精神科醫師會跟病人好好談,很多精神科醫師只願意趕快開藥,這是為什麼?一個行為偏差的個案,我願意花50分鐘跟他談,也可以只花5分鐘開藥就解決,健保給付一模一樣,如果不是有心,相信多數醫生不會選擇前者。」 蘇柏文也觀察到現在很多孩子情緒壓抑的問題,很多孩子你問他心情不好、對家人或社會不滿怎麼處理?多數孩子會說睡覺或打線上遊戲,比較沒有抒發管道,甚至不說出來,長期壓抑就很可能變成使用暴力的方式傷害自己或別人,這是社會整體要面臨和付出高額的代價,建議家長平時多花時間傾聽、陪伴會比較好。 孔繁錦則呼籲,政府也要多投入資源在反毒和掃毒,從勒戒、服刑和醫療部分三管齊下,由司法和醫療部分一起投入,「但遺憾的是,反毒從來不曾是台灣政府優先加強的政策。」 犯案前多半會有行為和態度的改變 人格違常者在犯案前有徵兆嗎?蘇柏文建議可以從行為和態度上去觀察,通常他們在犯案前會有行為改變,例如最近施用毒品的頻率或數量增加,有更大的需求,可能顯現逃避社會的情況更嚴重,同時惡化循環、更大量的毒品也會產生嚴重妄想去傷害別人。 另外態度的改變也要注意。如果這個人過去是易怒衝動型人格,卻突然變得安靜沈默,很淡漠,不要疏忽,也許類似「暴風雨前的寧靜」,可能做出更可怕的行為。 陌生人突然靠近 多提高警覺 蘇柏文也建議社會大眾要採取自保之道,就像精神科醫師的訓練也會提到的,當一個陌生的病患進入診間,醫師要思考如何確保自己的安全,以避免突然其來的攻擊。在公共場所也一樣,如果有陌生人突然貼近,最好提高警覺保持距離,因為不知道陌生人的目的何在,並要觀察其言語和眼神,是否有渙散或異常之處,多留意、減少傷害,這些狀況平常就要設想,如同平常就要想地震來時該如何逃生一般。 他也提到,遭殺害的幼童母親因為目睹女兒死亡,接下來很可能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且可能自責為什麼無能保護孩子,親友要多陪伴、多關心,一起走過這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