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積弱不振的根本原因

台灣農業積弱不振的根本原因

農委會18日公布最新農地資源盤查統計資料,並表示以後會有「吹哨子條款」,民眾發現未經合法申請的興建中建物,即報即拆。這是一個好消息。 台灣農地有限,平均每公頃耕地人口承載壓力將近43人,是世界之冠。照理說,我們應該有全世界最嚴謹的農地政策,但很可惜的,我國過去長期實施全世界最不負責任的農地政策。任何國家的農政官員,都應該極力保護農地的完整性及農業經營的永續性,同時致力提升糧食的自給率,以保障糧食安全。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長期的休耕政策造成天然資源、經濟與生態的多重損失,多年來農業政策執行者,顯然有失職之嫌。諸多作法,也有違土地正義原則。很高興看到民進黨新政府維護農地農用的努力和改變。 台灣長期執行多項錯誤的農業政策,其中最嚴重三大錯誤政策,包括農地政策、休耕政策和用水政策,導致今天全民皆輸的局面。錯誤的農地政策縱容財團買賣囤積農地,建屋謀利;縱容財團長期污染空氣、土地和河川。錯誤的休耕政策,造成我國糧食自給率降低到極其危險的30%,使得國人餐桌上的食物,70%要靠進口;我國外銷日本農產品全世界第2名已被中國取代,落到全球第13名之後;經濟部的錯誤用水政策,使農業用水被工業界巧取豪奪,農民必須自力鑿井,抽取地下水灌溉。 我國農業部門長期受到政府忽視,加上工業部門之強力壓力剝削,農民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導致我國空有優良之農業技術及勤奮農民,面對外國,包括中國農產品低價傾銷,搶奪市場,顯得毫無招架之力。長期以來,錯誤的農地政策和休耕政策,忽視糧食安全,對待弱勢農民不公不義。在在都是造成我國農業積弱不振之原因。 國家的永續經營,需仰賴長期的農業生產力,及優良的農地完整性。以英國與德國為例,在過去的300年間,兩國都歷經戰爭與和平。和平時期糧食有餘,農田過剩。但他們並不因此將農地轉做他用,而是施行休耕或闢成公園;當戰爭來臨,這些耕地可以隨時轉回良田,應付增產糧食所需。 反觀我國,自1999年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之後,開放自由買賣農地,也能夠興建農舍,有如潘朵拉打開了罪惡與災禍的盒子。自從耕地開放自由買賣,每0.25公頃的農地就可以蓋一棟農舍,貪婪的財團便因應而生,產生新的非農民大地主,農村景觀遭到破壞,嚴重影響農業生產資源及自然生態保育之永續。農地由限制買賣至開放自由買賣,是我國農業政策的一大錯誤轉變。國民黨立院黨團當初提出農發條例修正案,開放讓新購農地興建農舍,使「農地農用」的政策瓦解,就是在錯誤認知農業為「高耗水、低產值產業」的觀念下,政府一再減縮農業的發展空間。即使後來政黨輪替,情況也沒有改善。 十幾年來,財團購買大量農地,在農地上種植「農舍」,其實都是在蓋「別墅」,其中多數是財團在謀取暴利。這些「地主」在農地上蓋房子,當別墅使用,所有的生活廢水及污染,都排入周遭的農地,同時也破壞灌溉、排水系統的完整性。總有一天,大家會發現,這是一個讓台灣的農業沒有明天的錯誤政策。 2000年台灣還有81萬公頃農地,到2017年只剩54萬公頃。十年間減少27萬公頃,也就是3分之1農地已經在這十年內消失。台灣農地上每年平均種植900棟以上的農舍和工廠,其中70%農舍(別墅)蓋在宜蘭,現在已經擴及西部,最嚴重地區在苗栗。在台灣,已逐漸看不到農村景色,不要說和美、加、紐西蘭比較,即使和地狹人稠的歐洲國家或日本、韓國比起來,台灣也幾乎沒有像樣的農村景觀。如果讓目前每0.25公頃的農地就可以蓋農舍的政策延續,不趕快改正錯誤,未來台灣將會成為沒有農業、沒有糧食安全的國家。錯誤的土地政策像一隻怪獸,正在吞噬我們美麗的家園,大部分人卻渾然不知。我們的下一代,將會過著沒有自然農業景觀的悲慘生活。 我國如果要維持國民基本熱量及營養結構,必須保留農地面積74萬至81萬公頃。但目前全國可用於農業生產的農地僅剩下68萬公頃,可以看到我國農地問題的嚴重性,和糧食安全的危機。 我國農業永續經營的另一個危機,在於農地零碎化。過去3、40年間,在錯誤的農業土地政策下,農地變更毫無計劃與章法,而且受到特權壟斷,讓許多農地變更用途。這個現象因《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更形加劇,農地零碎化的惡果也開始顯現,包括灌溉系統解體、耕地無法順利擴大、農地污染日趨嚴重。一位波昂大學的教授曾經告訴我,德國目前仍然維持農地長子繼承制度,其用意在於避免農地過度分割,以免農地零碎化,喪失耕作功能。日本也有相同的土地政策,避免土地分割,造成農業機械無法操作。台灣過去也有類似的法規,可以避免農地零碎化。但是礙於政客無法抗拒財團的壓力或政治獻金,無法堅持正確的農地政策,導致台灣未來將沒有可用的農地。 台灣農地有限,平均每公頃耕地人口承載壓力將近43人,是世界之冠。照理說,我們應該有全世界最嚴謹的農地政策,但很可惜的是,我國正在實施可能是全世界最不負責任的農地政策。後代人回顧,將會說這就是當初造成台灣「沒有農業,沒有未來」的錯誤農業政策。任何國家的農政官員,都應該極力保護農地的完整性及農業經營的永續性,同時致力提升糧食的自給率,以保障糧食安全。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長期的休耕政策造成天然資源、經濟與生態的多重損失,多年來農業政策制定者,顯然有失職之嫌。諸多作法,也有違土地正義原則。今天,很高興看到民進黨新政府在維護農地農用所作的初步努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