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劉宜君】當神農獎遇上休耕 水情比疫情更悲情?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院長

最近一年因為疫情未有緩和,許多大型活動陸續取消,但能讓蔡英文總統和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疫情空前緊張下連袂出席「神農獎」頒獎典禮,顯示政府對農業議題的重視。然而,在消費者對於萊豬疑慮未解,以及農民面對有史以來最大面積的休耕,喜憂之間呈現鮮明的對比氛圍。

「神農獎」被譽為農業界的奧斯卡,農委會在1月27日舉辦第32屆得獎者以及模範農民的頒獎典禮。10位獲獎農民都是來自農業界的菁英,以改變栽培與養殖方式,導入企業化經營模式、智慧農業科技,貢獻台灣的農業發展。相較於民間積極投入農業轉型升級,蔡總統致詞時也指出「農業是國家的根本。」

然而,國家根本的稻作因為水情告急,繼嘉南、新竹、苗栗及臺中地區於去年宣布一期稻作停灌4.6萬公頃,經濟部在月初繼續宣布,桃園一二區及石門全灌區將停灌2.7萬公頃,全台農地停灌面積達7.4萬公頃,超越2004年的6.5萬公頃,也是有史以來最大休耕面積。作為農政主管機關的農委會仍本於先前二期稻作即將收成前宣布停灌,對於上萬公頃面積稻作的枯死情形,提出補償方案,以減少農民及業者的損失。

但這種宣布停灌、提出補償的模式,終究不是面對水情吃緊的長久之計。例如桃園品牌米連續兩期被停灌,需要到中南部找農地,同時也擔心被其他停灌區的農民搶光而無地可種,以及憂心買主因為買不到米,日後不再光顧;而稻作休耕補助混亂,出現重複申請浪費公帑的情形,使得農民抱怨無預警停灌其實是人禍而非天災。這些情形對比為保障農民收入穩定,以及為農漁民營造安心從農環境而在今年1月1日實施的農業保險法,格外顯得不搭。

我們都知道水是永續發展的關鍵,有穩定的水才能維持都市、農業、工業的正常運轉,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將水資源危機列為未來十年頭號風險。台灣已非年年多雨,冬雨、春雨更是持續告急,面對這種水情危機,政府相關單位應更積極面對水資源再利用,不論是一滴水用三次或是一滴水當三滴水用。

對於佔整體用水量七成的農業用水,除採取停灌與補償措施,應積極獎勵農民能在極端氣候下,為農業找新出路。例如本屆獲選全國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的劉政祐有感於天候影響農作,改變慣行水稻栽培管理模式,嘗試以旱地直播法,減少水稻用水量,並種植飼料用玉米、高粱、黃豆等雜糧轉作作物。

或是更前衛的規劃在城市地景建立永續性的糧食生產系統,在專門建造的建築物中生產糧食,整座垂直農場為封閉的循環系統,借由植物的蒸散作用能將安全可用的灰水轉化成飲用水,回收水資源,創造「從搖籃到搖籃」的無垃圾經濟體,一方面解決環境破壞問題,另一方面讓農作物的收成與天氣無關。面對水資源不足可能成為未來農業的「新常態」,我們期許農政單位突破停用與補償的決策模式,積極創新思維創造多贏的解決方法。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