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林木源】民眾黨該如何避免泡沫化?

被議員指圖利遠雄  柯文哲:要告就去告 (圖)
照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國會助理

台灣民眾黨自去年總統立委大選橫空出世至今,透過新媒體的舖陳造勢,以一個最年輕的政黨之姿進軍立法院,成為國會第三大黨。創黨以來,民眾黨不斷以「垃圾不分藍綠」等類似話語為號召,在時代力量前黨主席徐永明發生國會收賄案件後,更顯得大有可為,頗有天下大亂局勢大好之味!

但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卻令眾人跌破眼鏡,台灣民眾黨所推出的市長候選人吳益政僅拿到三萬多票,連保證金都拿不回來,選前號稱有10%的支持度,開票後卻只拿下了4%的成績,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馮啟彥依然表示,「雖然表面選敗,但從某些角度是贏了。」操盤者如此自我感覺良好令人匪夷所思。民眾黨在面對2022及2024即將到來的選舉,這條政治路要如何走才不至於泡沫化呢?

在17世紀時,英國政治家埃德蒙·柏克首次為「政黨」提出定義,政黨就是大家基於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則,並通過共同奮鬥來促進國家利益而團結起來的人民團體。從民眾黨一年來的表現,似乎看不到任何政治理念的原則,柯文哲支持兩岸一家親,但民眾黨的高雄市長候選人吳益政卻說「我反對一中,台灣是我國家」,各種自打嘴巴的下場,反而是讓台灣民眾黨看起來只是一群路人因利益結合而成的「柯P應援團」,要扭轉這個局面,民眾黨應針對台灣民眾在乎的各項議題積極提出一致的政黨主張,若僅憑柯文哲一人的人格特質來做為政黨存續,甚至以此作為奪取總統大位的政治資本,顯然太過於看不起歷經多次總統大選的台灣民眾。

政黨的本質是一個組織化的團體,透過議題或意識形態的聚焦把整個黨團結在一起,最終目的就是要奪取執政大權。民眾黨在這四項政治功能上,除了不斷指派黨員挑戰各種政治職位外,既無組織、亦無議題,更缺乏共同的意識形態,在四缺三的情況下,要如何維繫一個政黨正常之運作?

2022年選舉已迫在眉睫,如果民眾黨候選人無法取得台北市長的政治職位,僅憑目前5-10%的支持率,也只能於各縣市中的較大選區取得少數議員席次,五席立委的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再加上各縣市數量不多的議員,恐難撼動目前的藍綠版圖,對柯文哲來說,2024總統大選將只具參賽資格而不具任何優勢。

最後,民眾黨最需要盡力改善的,依然是其政治幕僚的深度及廣度,最近常發生「現在的柯文哲」被「過去的柯文哲」打臉,明顯就是幕僚的不用功,如果幕僚都只想當保母,不想當民眾黨的「KING MAKER」,連過去柯文哲講過什麼經典語句都拋諸腦後,那後果可能不堪設想。柯文哲目前算是台灣少數能跳脫藍綠的明日之星,若背後無法得到政治幕僚的專業判斷支援,僅餘各種揣摩柯主席心態所產生的論述,那民眾黨恐將步上親民黨的後塵,邁向泡沫化。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