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蕭督圜】香港困局難解 特首選擇一路向北

籌設獨立檢討委員會 林鄭月娥:對事不對人 (圖)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淡江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在延遲多時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交出的2020施政報告,似乎沒有得到社會太多的青睞。綜觀香港媒體輿論的反應,多認為對解決當前嚴重的政治對立、社會分裂、經濟蕭條、居屋矛盾、貧富差距、弱勢扶助等議題沒有明顯助益。雖然本次施政報告以「砥礪前行,重新出發」為發想主軸,針對各政經面向與產業需求提出約莫200項的措施規劃,更以藍色封皮隱含「重見藍天」的寓意。

但與過去三份施政報告進行比較,甚至與前幾任特首的報告相對比,林鄭特首政策擘劃好大喜功、善打高空,卻常虎頭蛇尾、施政無力,益加依賴大陸施予優惠政策之特質昭然若揭。過去香港社會「背靠大陸、面向世界」的共識,如今在林鄭的選擇下只能「面向灣區、一路向北」,香港社會要走出紛爭困局,只是難上加難。

在延遲發布施政報告的這段時間,林鄭特首不僅前往北京拜會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並與國家發改委、證監會與衛健委等中央單位會晤;其後也轉往廣州與深圳,拜會省委書記李希及省長馬興瑞。林鄭此舉無非是避免自己行差踏錯,希望能在意見交換中更加貼近中央政策的脈絡,在施政報告中透過政策擘劃戮力帶領香港逐步強化與大灣區的深度交融。事實上,在大陸的第十四個五年計畫中提到,「增強港澳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顯然北京未來五年注重的不僅是經濟工作,更在乎政治工作。

故而,林鄭特首在進行施政報告時,先略述未來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措施規劃後,轉而針對香港的政制爭議進行詳細解釋,並強調人大決定對香港具有絕對的權威性。此外,她也提及未來將在《港區國安法》的框架下,改革高中通識教育以及加強學童的國家安全教育,並將全力革除不適任的教師,以「糾正異化」作為未來的方向。顯見,林鄭特首完全跟從中央的步伐,將政治工作列為施政的重點目標。

由於香港最新公告的第三季失業率為6.4%,其中20至24歲年輕人失業率突破兩成,這些本就對社會改革及港府施政不滿的族群,雖在當前強力壓制下敢怒不敢言,卻絕非就此接受妥協。對此,林鄭特首提出的解決策略竟是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希冀補助與招募青年前往大灣區工作與創業,姑且不論是否符合年輕人的期待,一億元的補助與2千個名額,能達到多少效果讓人質疑,不免也被認為就只是應付與宣傳。而近日香港第四波疫情來襲,又將再次對慘澹的經濟造成衝擊,如何讓社會恢復往昔榮景本就是港府最大的挑戰。

由於在疫情影響下,香港社會並不信任港府推動的健康碼政策,擔憂個人隱私遭到掌握,致使疫情難以完全歸零,香港當前既無法面向國際亦難以緊抱灣區。更由於在美國的制裁下,香港的國際角色與功能已然與過去不同,故而林鄭特首所做出的判斷應是認為,未來香港經濟中長期發展必然依賴於大陸的雙循環。但在現階段難有亮眼作為的情境下,唯有全力配合推動政治工作才能滿足中央期許。因此這次的施政報告重點不在內容寫了什麼,林鄭特首在發表時口述的重點才是未來政策方向。

香港在歷經大規模社會衝突後要再重新出發本已不易,而林鄭特首選擇一路向北擁抱大灣區的決定,固有其難以言喻的理由,但卻對解決香港的社會分裂毫無助益。雖然北京期待在疫情之後,能透過大灣區整合來賦予香港新時代的意涵與功能,但在缺乏社會整體支持的情況下,香港又能走多遠。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