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阿龍里長】百年鄉愁的尋根之旅

高雄大樹九曲堂的鳳梨會社飄散著歷史的香氣。圖:蔡坤龍/攝
高雄大樹九曲堂的鳳梨會社飄散著歷史的香氣。圖:蔡坤龍/攝

通常尋根是到自己或家族長輩出生、成長的地方去尋找與自己身世有關的蛛絲馬跡,我的尋根之旅的關鍵字卻是地名。

我出生在嘉義市培元里,舊名叫「鳳梨會社」,顧名思義,那是一個生產或製造鳳梨相關產品的地方,而且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地名。

「海角七號」是大家熟知的日本時期地名,其實更出名的還有台北的「西門町」、嘉義的「白川町」等,歷史留下的印記很難抹滅,不管你喜不喜歡它。

老建築的迴廊很有味道。圖:蔡坤龍/攝
老建築的迴廊很有味道。圖:蔡坤龍/攝

從小我就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叫「鳳梨會社」,但一直很納悶,這裡不種鳳梨,也不生產鳳梨相關產品,為何有這名號?返鄉當里長之後,翻找嘉義市的歷史文獻,有記載,但非常簡略,大致只寫到「鳳梨內外株式會社」等字樣,知道那是一間日本時代的鳳梨工廠,日本人離開後,原址改建成現在的仁愛路仁愛市場。

這個市場位在我的隔壁里,而我的培元里之所以也會被稱為「鳳梨會社」,是因為當時有很多工廠的作業員住在本里,另外,還有一間廟,也就是說,我這邊是鳳梨會社的員工宿舍區和信仰中心。

牆上的老照片,讓我看見當年先民是如何打拼過日子。圖:蔡坤龍/攝
牆上的老照片,讓我看見當年先民是如何打拼過日子。圖:蔡坤龍/攝

剛當里長的時候,我多次騎腳踏車到仁愛市場裡探查,發現已經找不到當年工廠的任何痕跡,鳳梨會社已經完全被毀滅了,連一塊磚頭都沒留下來。

牆上的老照片,讓我看見當年先民是如何打拼過日子。圖:蔡坤龍/攝
牆上的老照片,讓我看見當年先民是如何打拼過日子。圖:蔡坤龍/攝

這種失落感變成一種無法滿足的鄉愁,住在附近一位文史工作者陳老師也在尋找這段消失的歷史,但找了很久,鳳梨會社終究是個謎。

直到有一天我在網路上看到高雄大樹的九曲堂也有個地方舊地名叫「鳳梨會社」,但網路的照片裡,那是個廢墟,荒煙蔓草,參考價值不高,我的鄉愁繼續燃燒。

直到去年某日,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推薦一個名叫「台灣鳳梨工場」的景點,古老的紅磚建築,散發出難以抗拒的歷史香氣,而且那裡賣鳳梨冰、鳳梨酥,還種鳳梨,難道她就是傳說中的九曲堂鳳梨會社?

里長帶里民來一趟尋根之旅。圖:許嘉鴻/提供
里長帶里民來一趟尋根之旅。圖:許嘉鴻/提供

鼓起勇氣打電話過去詢問,對方說,「是喔,我們這裡以前就叫『鳳梨會社』!」,我說我們的也是,對方的語氣變得非常興奮,好像失散多年的骨肉終於相認了!

計畫一趟里民尋根之旅,先行探勘,這不是什麼知名景點,連經驗豐富的遊覽車司機都不知道怎麼走,里長得把路線找好。從嘉義搭高鐵到高雄,再轉車到大樹的九曲堂,出了火車站右轉瞥見幾間磚造的老建築,快步前行,我聽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夢土就在前方。

復刻版的鳳梨封罐機,與老照片裡的封罐機很像。圖:蔡坤龍/攝
復刻版的鳳梨封罐機,與老照片裡的封罐機很像。圖:蔡坤龍/攝

到了紅磚厝,我興奮地端詳著每一寸土地,原來鳳梨會社就是長這樣,裡面有各種鳳梨罐頭的樣本,有復刻的製造鳳梨罐頭機台,更重要的,牆上掛著許多當年工廠內作業員在生產線上包裝鳳梨片的老照片,我猛拍了好幾百張照片,好像一不小心她們就會從我眼前消失了一般。

那是我先民的生活方式啊,我終於看到了,當年他們是如何打拼過日子的,我終於跟我的過去連結上了,燃燒的鄉愁頓時昇華成了一種圓滿。

原來去年八月,高雄市政府終於看見了這幾棟快一百歲的歷史建築,把她們從廢墟中救活了,讓我這朵漂蕩的浮萍終於找到歇息的角落。

這趟尋根之旅里民的感受如何,我並不是全部了解,但阿龍里長的血液是澎湃的。離去時,九曲堂鳳梨會社的人說,她們也想到嘉義市的鳳梨會社看一下,我表示歡迎,也許她們有著跟我一樣的鄉愁需要療癒吧!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臺灣的社會文化太在乎有沒有用 卻從不問你開不開心
陳同佳向台灣「自首」 暗藏中國特色電視認罪的味道
不論這家企業有多麼幸福,都不能把整個人生寄託給它
美國人沒有覺青期待的那般反中,「網美」別再灌迷藥了
除了喊爽,韓國瑜還會甚麼?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