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吳榮義】武漢肺炎 加速資金回台機會

Taiwan flag, stock market, exchange economy and Trade, oil production, container ship in export and import business and logistic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台杉投資董事長

隨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蔡政府在第二任一開始,就遭逢嚴峻的挑戰,如何妥為因應,逆風而起?

新南向政策 降低對中國依賴

觀察以前經濟發展的過程,從亞洲四小龍時期的快速成長,到後來的緩慢、停滯現象,其實同日本自從紐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後,落入「失落的年代」之景況,可說是亦步亦趨。新台幣從1980年代末期面臨快速升值壓力,台商開始外移,自2000年起,對中國投資大幅增加,造成我國產業空洞化,對中國經貿依賴度更高達4成以上。尤其是2008年馬政府擴大兩岸交流,2010年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通過後,資金加速外流,台灣經濟卻逐步萎縮,此壓力終於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太陽花學運後,台灣經濟的發展方向有了大轉折,社會認清要告別台灣經濟的失落,不能依賴中國。

2016年蔡政府上任後,即積極思考要如何降低對中國依賴,分散市場過於集中的風險,因此發展「新南向政策」,除經貿以外,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項目,積極強化與東協18國的連結。推動幾年下來,透過各面向交流合作,已逐漸展現成效;在醫療、農業、觀光、科技與文化等方面,充分發揮台灣軟實力,深化台灣與新南向夥伴國更多元的實質關係。

5+2 計畫 產業振興新契機

除了對外經貿的拓展與分散外,蔡政府提出「5+2創新產業計畫」從提振內部的產業投資動能著手,並與新南向政策形成內外搭配。台灣早在1960年代起就利用加工出口區的製造業發展政策,為台灣創造過「經濟奇蹟」。但也因此模式長期沿襲,讓台灣的技術升級速度一直不令人滿意:當土地與勞力優勢喪失,國家競爭力勢將難以維持。因此蔡總統參考矽谷的發展,提出聚焦下一階段的新創產業發展策略,並利用美中貿易對抗的時機,以政策吸引資金回台,現在是台灣的關鍵時間點。

例如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的成立,也是為了扶植5+2新創產業;目前台杉已於2017年募集第1檔規模46.5億元新台幣的物聯網基金,2018年募集第2檔59億元新台幣的生技基金,為延續投資動能,台杉現正規劃「跨國際生技基金」、「AI科技基金」等。

分配正義 讓民眾共享果實

於產業發展與全球化浪潮下,許多民眾並未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果實。因此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對於分配正義也必須重視。例如落實長照、社會住宅及都更等社會政策;解決青年低薪問題、補助青年改善生活及育兒條件;持續檢視調整基本工資水準,以滿足國民基本生活所需等等。

當前的台灣仍面臨分配不均、少子化與環境等重大議題。此外如長照、托育、居住、勞動;以及國土面向問題,如農業災害、農產銷售等等;環境方面如氣候變遷、能源與碳排等都勢必需要面對,未來這些問題都有待政府在新任期更進一步的妥適處理。

武漢肺炎 加速資金回台機會

美中貿易衝突對台灣是一個機會。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衝突,因為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採高關稅制裁,使「中國製造」的競爭力大減,台灣的政府也充分利用機會,除將原本「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更新升級外,更推出「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現在,中小企業回台投資逾200家,三大方案合計投資額超過9,600億元新台幣。財政部也訂定「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對於回台投資資金給予課稅上的優惠措施。

近期武漢肺炎肆虐,中國疫情嚴重,「人、錢都趕快跑」,預期台商資金撤離中國,是回不去了。這波疫情即使結束後,美中兩國的關係更難好轉,貿易戰會再打下去。例如美國對5G以及對技術輸出中國的種種限制,將使未來的產業科技技術可能分成「中國」跟「非中國」兩個陣營。台灣夾在兩大中間,只要小心處理,對台灣一定是機會。

雖然中國是很大的市場,但台灣不僅還是以歐美市場為主,同時身處美國印太戰略第一島鏈的重要位置,被認定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此外在政治方面來說,不但中國的專制政體與台灣民主政治格格不入,對台灣亦懷有相當之敵意,因此台灣要選邊站,應該要有清楚的思考。

認同台灣 更有信心與先進國家比肩

這次選舉過後,可以發現台灣人自我認同的共識主流已沛不可禦。根據最新的民調,台灣認同達8成3,創歷史新高,強大的社會共識,將有利於政府推動政策的順暢。

此外,雖然這次新政府第二任期才將要開始,就面臨武漢疫情的嚴峻挑戰,可是一度被視為最高危險國家的台灣,並未因為中國的影響而被疫潮淹沒,反而透過一系列快速且前瞻的決策,成功堵截疫情,並將死亡人數減至最低。蔡政府應對疫情的能力不但贏得國際掌聲,呼籲讓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呼聲更不絕於耳,可說是台灣近年在國際舞台上最耀眼的時刻。

因此,這次的疫情,讓國人對於自己與政府的能力更有自信。雖然台灣不大,但國家規模大小不是重點,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當作發展中國家看待,而是期待利用這股浪潮,能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期許自己與歐美先進國家比肩。

最後,在經濟方面除了前述提到的新南向經貿政策、5+2產業創新、資金回台投資以及分配公平方面持續努力外,如果能在原來就競爭力強的資通訊產業基礎上,順應這次疫情,運用台灣的高水準人才,積極跨足生技產業,則未來台灣產業的發展將更值得期待。

●本文由吳榮義口述,《台灣銀行家》整理,文章出處來自《台灣銀行家》雜誌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疫情過了,人情回不來了小明之亂還沒完,政治霸凌法治的最壞典範!
習近平會解決香港還是被香港解決?
當泰航都瀕臨破產...疫情後的天空:買機票漲5成,上機沒電影可看?
金正恩的神秘殘酷基地:北韓「第十五號教育中心」耀德監獄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