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是人民的勝利

Election workers empty a ballot box to count votes at a polling station in Hong Kong, Sunday, Nov. 24, 2019. Voters in Hong Kong turned out in droves on Sunday in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seen as a barometer of public support for pro-democracy protests that have rocked the semi-autonomous Chinese territory for more than five months. (AP Photo/Ng Han Guan)
(AP Photo/Ng Han Guan)

香港昨天舉行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下新高,但選前還有部分分析認為,香港民眾希望穩定,建制派仍有希望維持多數。今天選舉結果出爐,建制派大敗,丟掉了240席、僅剩下59席,非建制派大勝,增加了263席、總席次為388席。

民意海嘯讓建制派「滅頂」,台灣很多人直覺的認為是香港民主的勝利,大陸網民則認為是「一國兩制」的失敗。但香港的媒體分析就相對保守,多半認為這次選舉像是一場「公投」,清楚表現民意所向,不代表非建制派就能在立法會、特首選舉有相同的斬獲。

對台灣人而言,香港的選舉制度極為複雜,很難理解。區議會的職權不大,採單一選區的選舉,一如2008、2016年台灣的立委選舉,選票只要有一定比例的優勢,就會產生極大的席次落差;非建制派得到57%的選票,卻分到85.9%的席次,建制派總得票率是41%,卻僅獲得13%的席次。

為了讓中國能有效掌握香港的政局,明年9月要改選的香港立法會,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選制。立法會70席中,有35席是各功能「界別」(會計、法律、勞工、金融服務等…)選出。剩下的35席則是以複數選區、名單比例代表制,選民投的不是單一候選人,而是一連串的候選人名單,以這次兩陣營得票約為六四之比,建制派仍可取得大約4成的席次。

而任期到2022年的香港特首,則是由不同界別共1200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選出,這次非建制派的大勝,可以盡攬選舉產生的117席特首選委會席位,加上原本民主派在其他領域的席次,非建制派大約可以獲得超過500多席,但距離過半的601席仍有一段距離。

我們比較香港歷屆選舉會發現,4年前的區議員選舉,投票率僅47.01%,建制派總得票率是54.61%、非建制派則是40.2%。而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建制派得票率為40.17%、民主派則是55.02%,最終建制派獲得40席立法會席次,非建制派30席。

昨天的這場選舉,建制派與非建制派的得票率,和2016年立法會選舉相近,所以香港有部分的分析認為,選民的結構並沒有明顯的改變。但若考慮到2016年的投票率僅58.28%,而昨天的投票率高達71.2%,可以預期明年的立法會選舉,非建制派理論上席次還能進一步成長。

可以預期的是,雖然要贏得特首、取得立法會的多數,都仍有一定的難度,但隨著雙方實力的接近,港府必須要更加顧慮香港民眾的想法,香港自治的程度也會提高。

至於中國對於香港的威脅,在暴力衝突最嚴重的時候,解放軍都沒有進入香港,在香港和平完成選舉之後,就更沒有派兵的正當性。另一方面,當香港人民終於看到民主的一線曙光時,如果北京還想要改變選舉的遊戲規則,以維持在選舉中的優勢,不啻是提油救火,使得香港陷入新的動亂之中。

民主的權力義務是相對的,當非建制派取得巨大的勝利時,民眾必然會有更高的期望。過去一段時間,非建制派可以將一切責任都推給港府,堅持「絕不割席」、不處理路線的問題;但在大勝之後,要邁向下一個目標之際,就不得不回頭面對:這次的勝利究竟是民眾「和理非」的期望,還是對「勇武派」的肯定?

香港過去這段時間的衝突越演越烈,根本的原因是抗爭「去中心化」。因為沒有領導人,所以抗爭之火不會熄滅;但也因為沒有領導人,所以無從對話、無法收場。非建制派大勝之後,將不得不整理路線的問題,開始內部的對話。

不管站在怎樣的政治立場,這次選舉的結果,對香港都是好事,香港人民都是贏家。

新聞專欄單厚之圖卡
新聞專欄單厚之圖卡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