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宮能安】無意間, 我們成了自己看不起的大人

Female adaptive athlete training for competition at a university athletics stadium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宮能安為演員

下課鐘響起,回辦公室路上的我充滿罪惡感,身體些許發燙,步伐急促,本能地調節呼吸,平息惱怒。因為不到一分鐘前我正在教室對我的學生咆哮,為的是學生的成績。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突然微微鼻酸,我變成了我學生時代時最討厭的那種老師。我們出生在一個擺脫不了數字的時代,從落地那天起就被記錄下出生的時間與日期,還有重量,不久後,父母向公所申報我們的出生,就會有跟著自己一輩子的身分證字號,兩歲起,開始對數字有了初步的認知,1、2、3、4⋯⋯,爸媽帶我們數著眼前的所有東西,想都沒想過,再過幾年,口中的數字即將掌握自己的生死。關於考試,關於排名。

如果你還是學生,那麼這裡有份作業給你嘗試,一份關於生活的作業,作業名稱為〈我們班上那個跟我很好的同學〉。作業執行時間長度以一個學期來計算,從現在起回到家裡,跟家中長輩有意識地提起那位在班上跟自己很要好的朋友,或是你喜歡的對象(如果家人不會跟你翻臉的話)。三不五時地提起他們的名字,當家人無意識地回問一個關於那位朋友的問題時,我們嘗試記錄下來,一個學期過去後,我們會得到哪些關於朋友的提問?

在我成長過程中很少聽過這樣的問題:

「你很常提到那個同學,他桌上通常出現什麼類型的課外書?」

「他平常開玩笑的時候是喜歡開自己的玩笑?還是別人的玩笑?還是色情笑話?當他的玩笑讓朋友們哄堂大笑的時候,你有注意過其他同學的反應是什麼嗎?

大家都欣然接受這樣的玩笑,還是有注意到誰正在受傷?」

「他借同學錢或跟同學借錢的習慣如何?」

「你注意過他生氣時是用什麼文字來表達嗎?成語?英文?台語?」

或許以上幾個提問都過於浪漫,但難道不能幫助大人更具體地認識我們的朋

友嗎?

反倒是以下的提問,在我成長過程中非常熟悉:

「那個誰,他幾歲?」

「那個誰,他父母是從事什麼工作的?」

「那個誰,他們家住哪區?」

「那個誰,在班上第幾名?」

如果你對上述這幾個問題感到陌生,或是沒有共鳴,那麼我要先在此恭喜你;如果你非常有共鳴,同時在心中指控你身邊「大人」之前,我也想問問你是否曾經在學校出現過類似的對話:

「欸!剛剛走過去那幾班的啊?」

「六班的啊,我跟你講他成績超好/爛的。」

其實我們都一樣。

想像一下班上同學所有人的臉都變成一張撲克牌,當你心中出現一組對於同學未來社會成就的發展排序,這組排序,從高到低是依據他的日常處事?人格與專長?還是依據考試成績?是綜合考量?還是單一數據?這個實驗的秘密結果,只有你自己知道。

近年來過年前夕,網路頻頻出現一系列的主題創作,不論是網路梗圖還是影片,都關乎過年期間煩人的長輩提問。多少人小時候最討厭回家過年?多希望那些叔叔伯伯阿姨們乖乖發紅包就好,嘴上不要有這麼多的問題。

「這學期考第幾名?」

「都有及格嗎?」

「誰誰誰都考第一志願唷!」

「表哥都去日本唸書了捏!」

「你知道你爸每學期花多少錢給你補習/請家教嗎?」

在當老師的那幾年,能接觸到的家長相較日常來得多,常常從家長們聊天對談中觀察到,有些父母聊起自己小孩的成績很好的時候,會以「不用擔心」來形容自己的孩子。

「我們家那隻老大,從來都不用我擔心的啦!」

「我都不用擔心姊姊,她自己考到第一志願。」

「我沒有擔心過我們家弟弟,他自己都很拼。」

成績考得很好,就從來不用父母擔心嗎?這點,我想保留在後面的章節再來聊聊。相反地,當某些家長聊起家中成績不好的孩子,會出現類似以下的句子。

「我們家那隻老么,我已經放棄了。」

「隨便我們家哥哥以後要幹嘛了。」

「我早就懶得念我們妹妹了,她愛幹嘛就幹嘛。」

我們就是那個被「隨便」、被「放棄」的人。那麼,有幸在我現場的表演中或是透過這本書讓我遇上的你,我要鼓勵你,去替這些大人、也替自己做一點功課,去生活中觀察、去網路上谷歌資料、去書店翻閱自傳,你會發現很多社會上很有成就的人士,成績也未必是拔尖的,有些人甚至沒有完成學業就開始創業。請用幾年或十幾年的時間去認識自己然後用力證明自己,成績不好也可以在這個社會有成就。

臺灣確實在早期,有許多人透過成績來翻轉自己的身世階級,甚至在當時,成績幾乎是唯一的辦法,但時代變了,大人的思想不是都沒變,只是變得還不夠快,此刻成績仍是一條可能會成功的路,但注意,我用「可能」,它早已經不是「唯一成功」和「鐵定成功」的關鍵。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真正擅長或是極度有興趣的事情,都有可能讓我們開始走向屬於自己的成功。

熬過學生時代,長大後的過年,未必就讓你好過。首先換成你要包紅包了,再來叔叔伯伯阿姨姑媽還是會招喚催狂魔展開數字攻擊。

「現在一個月賺多少錢?兩萬二你還笑得出來喔?看看你表姐啦,人家科技新貴一個月收入六萬六起跳不說喔,年終獎金直接破百萬,人家婚也結了!房也買了!車也有了!還生雙胞胎,妹妹啊,妳年過就要三十了,再不生就生不出來了!」

又是這些數字!長大之後,他們還是拿著這些數據來強迫量身,當我們單身、租房、正在探索生命中最想做的事,只是先暫時以打零工來維持生計,幾乎都被長輩視為千古罪人或是世界末日。我們相信,眼前的探索都只是過程不是結果,只要我們能打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對自己負責任,那又有什麼不好呢?

大人的出發點當然出自愛與擔心,我們也應該回頭看看自己,是否有對現階段的自己負責?即便成績不好,但在課堂的自己真的有盡力?我在做我喜歡的工作或者追夢的同時,我能先讓自己溫飽而不靠他人嗎?如果我們能夠交出一份世俗標準以外的成績單,我想即便他們再擔心,至少大人可以試著練習對你放心。

小時候的我們只用成績看同學,成績以外的事情通通不去嘗試。畢業後的我們只願意做有支薪的工作,以錢去衡量職場所有的付出效益,不去嘗試其他可能,更不屑接手錢少的機會。

但生命有種本質是熱情、渴望與理想,我們真的有體會過一次嗎?

本文摘自書名:《致無法拒絕長大的我們》

作者:宮能安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雖有多數民意質疑 民進黨仍選擇護菊
499外的新戰場!為何台灣大哥大推「買5G送光纖」,恐掀另一場大戰?
「昨是今非」的雙標民進黨
各國新創「血流成河」裁員潮現況懶人包
當遊戲規則都是為聰明人設計:看穿108課綱背後的真實設定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