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廖曉佩】冷靜的芬蘭

芬蘭寒冷的氣候打造芬蘭人冷靜的性格。
芬蘭寒冷的氣候打造芬蘭人冷靜的性格。

作者為Aalto大學學生大使

搬到芬蘭沒多久就感受到自己的心境有顯著的轉折。個性比較急躁的我,在芬蘭的環境裡相對地冷靜許多。兩個親身經歷讓我從新思索「冷靜」的定義。芬蘭冬天時,很多人在雪地滑倒受傷,我卻是走樓梯大意踩空扭傷腳踝,整整三週行動不便。然而,從扭傷的那一刻起到拆掉護具為止,我都很平淡地接受了。

冬季結束,春天降臨,打算好好遊覽赫爾辛基的風光。從同學手中買來二手腳踏車,興奮地踏上芬蘭的第一個腳踏車之旅,必須騎一個多小時橫跨城市才能到家。沿途經過美麗的海岸線,進到赫爾辛基中央公園的森林,風景美不勝收。離開森林進到市區後,在一個下坡的路段,突然一聲驚天爆響,有如槍聲的爆破音,腳踏車瞬間失去平衡,原來是後輪爆胎。這輩子騎這麼多腳踏車,第一次遭遇爆胎的情況。離家還有三分之一的路程。以往的我必定會覺得沮喪甚至生氣。當下卻沒有任何不悅的情緒,冷靜地評估一下狀況後,就牽著腳踏車散步回家。足足走四十分鐘才抵達家門,居然完全沒有影響到當天愉悅的心情。

同樣的路程,在臺灣和芬蘭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情境。當時是五月中左右,赫爾辛基的氣溫是涼爽宜人的12度,牽著腳踏車,在寬敞沒啥人的街道上散步回家是一種愜意。如果場景換成臺北,又濕又熱,在狹宰且人來人往的街道上穿梭,汗流浹背,哪來的冷靜?

芬蘭生活帶給我最大的改變是在無形中化解暴躁的性格。來芬蘭之前的我,一定因為這兩件事而暴躁不爽。到底芬蘭的差別是什麼?或許「冷靜」的意義是真的能從字面上解讀的,芬蘭比臺灣冷太多也靜太多了。不止氣候,社會氛圍也很冷靜。

事實上,天氣對於人類情緒有顯著的影響。麻省理工學院和溫哥華經濟學院攜手合作,研究天氣如何影響人類的心情。研究分析社群媒體的貼文,發現氣溫20度時,貼文與回應都較為正面。當氣溫升至30度時,負面的貼文顯著增多。加州大學的研究也指出當溫度從15-20度升高至27-32度時,幸福感下降。熱度讓人體不舒服,刺激脾氣更加易怒暴躁。其他研究證實氣溫升高導致犯罪率增加。墨西哥犯罪統計顯示,氣溫每上升攝氏1度,犯罪率提高1.3%。

唸完第一年研究所,開始習慣芬蘭乾冷氣候。挺過第一個嚴寒的冬天後,春天氣溫回升到8度的大太陽天,我就已經穿著短袖。臺灣夏天的均溫在30度以上,暑假返台的期間,氣溫增加近20度以上,還是只能穿短袖。濕熱的氣候讓我每天都額外帶另一件短袖出門,在室外五分鐘就汗如雨下。短短三週的返台時光,深刻感受到自己情緒的變化。當時兩位中醫師先後診斷我的體質濕熱,搬到乾冷芬蘭正好適合調節體質,真是歪打正著。

屏除氣候的影響之外,人口密度與自然環境也對於情緒與幸福感有一定影響。臺灣地狹人稠,人口密度每平分公里651人,全球排名第二名。相較之下,芬蘭的人口密度只有18人。在芬蘭,每個人有足夠充裕的生活空間,且坐擁豐富的自然環境,75%的國土由森林覆蓋。芬蘭能連續兩年在聯合國調查的世界快樂報告中稱霸為世界最幸福的國家,在地利上的確佔有先天的優勢。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在外商工作真得就高人一等嗎?
上市公司老闆,壓力大到精神不穩,年邁父母得同住照顧...創投家揭成功的代價
看看遠東航空 我們還要沈默嗎?
立委要慎選 外交自主絕無捷徑可走
國民黨後韓國瑜時代賽局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