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張五岳】台灣大選前後兩岸關係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Confrontation and enmity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Conflict and str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cy
圖片來源:AP

作者為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

影響當前兩岸關係發展因素,主要有三個重要面向:其一,為外在國際政經體系的變遷影響。外在因素可以從全球、區域、雙邊等三個不同層面檢視,其中尤以美、中兩國在亞太戰略競合最為重要。當前美、中關係可說是影響全球暨兩岸關係最具關鍵性的外在因素。其二,兩岸關係互動主要為雙方的政治互信、民間各項交流與雙方綜合實力的對比。最為關鍵厥為雙方政治的互信與實力對比的消長。其三,為兩岸雙方各自面臨內在素的制約與影響,特別是民族主義高漲的一黨專政下的中國大陸,與民主政黨高度競爭強調重視民意的台灣。民族主義長重集體主義的中國大陸,對上了民主選舉重個人主義的台灣,雙方各自內部因素都制約著兩岸關係的互動。

今年不僅是2020年台灣大選與美國大選前夕重要的關鍵年,也是美、中、台三邊關係充滿複雜多變的年代。不論2020年年初台灣大選與2020年11月美國大選的選舉結果如何?面對北京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高舉第一個「中國夢」的到來;乃至2022年中共「二十大」的召開,習近平可望再度連任所賦予獨特的歷史使命(在對台政策方面)。是以,不論台灣2020年1月大選結果如何?未來台灣的執政者都必須務實審慎面對外在美、中大國博弈,兩岸新型挑戰與台灣內部朝野互動,此三大因素挑戰。

面對2019年的兩岸關係的諸多挑戰與變數,如何防範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特別是在外在中、美大國博弈不確定因素與兩岸各自內部諸多因素(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高漲,與台灣的民主選舉考量)變化制約下,兩岸雙方如何避免誤判與做好必要危機管控,乃為關心台海和平有志之士亟需務實面對與思索的重要課題。面對2020年台灣大選的可能結果,不論是民進黨候選人或是國民黨乃至其他候選人當選,在中共高舉「習五點」作為新時期的對台政策指導方針下,台灣不論大選選的結果如何,也都必須面對不同的挑戰。

個人認為在習近平主政下現階段中共對台政策最大的特色:戰略上藐視台灣(透過單邊作為反獨促融促統),在對台政策的戰略規劃上,完全寄望於自身實力,並非寄望於台灣藍綠與官民。在戰術上重視台灣(透過民主協商與開展各種形式交流對話),希望能夠借力使力發揮統戰最大效益。是以,台灣面對2020年大選後兩岸關係,除了必須審慎因應北京的對台政策外,也應積極思考如何在美、中大國長期博弈,兩岸互信對話交流,與台灣內部跳脫藍綠政黨對立,尋求兩岸關係互動中台灣的機遇。個人淺見如下:

第一、以人民作為兩岸關係展的主體。以人民作為主體的兩岸關係,指的是思考兩岸關係,首先必須要清楚地指出,兩岸關係的主體應當是人民,應當是為人民的福祉服務;而非為政黨、政權、階級乃至政治人物一己的信仰乃至意識形態而服務。長期以來不論是在中國大陸或是台灣,部分執政者與政治人物在處理台海兩岸關係時,經常是基於政權爭奪的考量,政黨利益的算計,與政治人物一己意識形態價值的偏好。他們經常把人民福祉當成口號與工具,來實現自己的需求。而並非以廣大人民的福祉為考量,以絕大多數人民期待的依據。

第二、以和平作為兩岸關係的前提。以和平為前提的兩岸關係,指的就是兩岸關係和平沒有輸家,戰爭沒有贏家。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說過「你可以回頭看多遠,你就可以向前看多遠」(The farther back you can look, the far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是以,當前的兩岸關係除了要珍惜得來得來不易的和平成果外,更要避免戰爭衝突爆發。根據中國歷代戰爭年表的記載顯示,從西元前三十世紀的神農氏攻斧遂式之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發生戰爭到今2019年,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共發生大小戰爭6539次,平均每年約1.3次戰爭,仔細加以檢視,絕大部分是自相殘殺的內戰。反觀美國獨立至今兩百多年,對外參與戰爭上百次,但在美國本土只有進行一次大規模內戰(南北戰爭),甚少爆發大規模內戰。是以,面對兩岸政治的發展與兩岸關係的起起伏伏,要建構台海和平穩定發展,首先必需先記取千年歷史的經驗教訓,避免兩岸炎黃子孫兵戎相見,應是兩岸各界亟需面對的要務。如千年歷史太久?若就近百年歷史檢視,台海兩岸關係互動與發展,若從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算起,迄今已124年;若從1945年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收回台灣算起,迄今74年;從1949年海峽兩岸隔海分治算起,迄今70年;從1987年11月2日兩岸開啟民間交流算起,迄今32年。兩岸關係歷經風風雨雨,曾經由形勢嚴峻變成形式和緩,如今又面臨到複雜嚴峻。是以,不論是面對千年的歷史經驗教訓,抑或百年的治絲益棼情勢,一方面珍惜維護鞏固這得來不易的成果,另一方面積極防範任何可能的戰爭與衝突,確保台海和平並共創兩岸人民福祉,應是美國、台灣與中國大陸有志之士此刻亟需積極積極面對的嚴肅課題。

第三、以民主作為根本的兩岸關係。以民主為本質的兩岸關係,就是在民主國家的台灣,政府必須依據憲法、依據法律、依據多數民意來推動兩岸關係。民主為根本的兩岸關係,就是在兩岸關係的定位與互動上,台灣的執政者必須依據憲法、法律與台灣民意。而非依據政黨的黨綱與政治領導人個人的意識形態。雖然自1949年後兩岸採行不同的政治體制,也發展出不同的模式。雖然台灣的民主很年輕,但卻充滿著活力。在兩岸關係的互動中,台灣的民主體現在上到總統、國會下到村里長與鄉鎮代表的選舉,選民除了定期的選舉來檢驗政治人物的去留外,台灣民眾也可以透過公民投票來展現直接的民意,更是亞洲新聞報導最為自由的國家,正因為以捍衛民主為根本,多數台灣民眾也珍惜這一得來不易的果實,面對兩岸關係政治制度的不同,主張兩岸應該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溝通與理解。

第四、以強化人民交流民生為優先的兩岸關係。以民生為優先的兩岸關係,指的是兩岸不應以政治的分歧影響到經貿上的雙贏,甚而危害的雙方人民的福祉。目前中國大陸視台灣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夥伴,第一大台商投資地,第一大台灣民眾出境與境外觀光客入境地,第一大境外婚配地區。由於美國、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有相當密切的供應鏈關係,中國大陸與臺灣分別是美國第1大與第11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與美國則分別是臺灣的第一大與第二大貿易夥伴。因此,未來美國如果對中國大陸的電子消費性產品(手機、平板、筆電等)加大進口關稅課徵,自然會對台灣的出口到中國大陸的供應鏈產生影響。雖然美、中貿易戰啟動,也會帶動部分台商回流。但面對美中貿易與其他經貿歧見,加上中國大陸投資環境發生變化,兩岸目前公權力卻無法透過協商合作有所作為,我們期待大選後兩岸關係應該民生經濟為優先,兩岸公權力不僅不應阻礙正常經濟合作,更要為經濟合作創造雙贏提供助力。

個人堅信未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一方面取決於兩岸高層的理念與互信,另一方面更繫諸於兩岸人民的相互認知與理解,只有兩岸人民有共同的利益而沒有對立與仇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有可能。兩岸高層或許對政治可以有歧見,但兩岸人民卻不應有仇恨與對立。因此,當前任何旨在製造雙方人民對立與仇恨的言行都不應當被鼓勵與縱容。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失荊州」的關羽 「毀全黨」的國瑜

即使集體出遊,你也可以「不合群」

西進中國前,我想提醒你的幾件事

李進勇新手上路,台灣民主安心上路?

為了賴清德修改初選辦法 傷害的是台灣

相關新聞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