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怎麼會沒有健保卡呢?

作者為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專職團隊作者群

圖/中央社
圖/中央社

健保卡,你我皮夾裡再平常不過的一張卡,

但是對某些家庭來說,這張卡讓人左右為難。

沒錢繳健保費,只是表層問題,

背後還有著經濟與家庭的不穩定,

身處其中的孩子,亦是不安。

全民健康保險是維護全民健康福祉的最大安全防護網?但它真的可以網住大家?疏而不漏嗎?丙丙的爸爸三天二頭不在家,水電費、電話費、菜錢……都無從著落,健保費只能欠繳。這個月繳不出、下個月再拖欠,一旦需要去醫院看病,欠費的狀況一定會被發現的,到時候如果要我們繳,那要怎麼辦呢?就是繳不出來呀!

隔代同住、躁動的學習生活

丙丙媽媽因家暴離家,後來聲請保護令,但因經濟不允許,未能將小孩帶走,因此丙丙仍跟爸爸和阿公、阿嬤同住。這件事之後,學校老師說丙丙偶爾會在課堂上說出:「反正我又沒有媽媽……」

課輔老師反映丙丙在課堂上的狀況時好時壞,雖然資質不錯,但常依心情做事與上課,如果能靜下心來,學習效果就會很好。社工及課輔老師努力試著填補丙丙心裡欠缺的那份愛,讓他不因家裡的變化而有過多的失落。

好動的丙丙是球隊成員。在媽媽離家前,曾因他好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帶他到醫院看診,醫師表示他還未達到過動的程度,但建議可以多運動宣洩體力,所以讓他去練球。一開始丙丙開心地去練球,也在球場中找到另一種成就感,但後來偶爾會在走來課輔教室途中溜至球隊,還曾謊稱要比賽而請假,這就變成了新的問題。

社工持續關心著,並在查看聯絡簿時發現,學期中都到了家長卻未曾簽名。丙丙說:「一個禮拜看到爸爸三天,有時候兩天。」也說爸爸在家時會喝酒,阿嬤則忙著家事,沒有人幫他簽聯絡簿。而社工家訪時,阿嬤說:「兒子沒做什麼工作」、「會拿錢回來呀,可是很少,有時候水電費跟菜錢都不夠付。」雖然丙丙與爸爸住在一起,但因為爸爸很少在家,平時由阿嬤照顧。對於好動的丙丙,阿嬤顯得束手無策,只好請社工多多關照。

老師,我沒有健保卡

某日,老師跟社工看丙丙身體不舒服,叮嚀他說:「丙丙,要請阿嬤帶你去看醫生,這樣才會好喔。」一次、二次……在老師及社工反覆叮嚀卻沒看見丙丙狀況好轉後,問了丙丙看過醫生了嗎?

「社工、老師,我沒有健保卡看醫生……」丙丙支支吾吾地回答。

「怎麼會沒有健保卡呢?」對身體不適卻遲遲沒就醫的理由,社工與老師感到震驚。於是,趁著課輔空檔,社工與老師一同拜訪丙丙家,想了解怎麼會沒有健保卡。詢問阿嬤,阿嬤說:「有啦!有健保卡啦!只是很久沒有繳健保費了……」

透過訪視我們才知道,原來因為爸爸收入不穩定,連支付家庭生活基本開銷都已近乎捉襟見肘,每月健保費的繳納只好一拖再拖。阿嬤曾私下向鄰居打聽,健保費沒繳會被鎖卡,而解卡則需要監護人去辦,因此她說:「丙丙的媽媽不知道在哪裡,就算有錢繳健保費,解卡卻也找不到丙丙的媽媽……」

*我們這樣陪伴孩子

原來是丙丙健保費欠繳,不是未辦健保卡。但健保費未繳真的會被鎖卡、也不可以上醫院看醫生嗎?為了釐清健保卡鎖卡與否等問題,更為了讓丙丙以後生病能及時就醫,社工與老師決定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以及詢問健保局。

透過查閱網路資料,並由健保局回覆得知:全民健保自1995年開辦,1997年開始實施鎖卡制度,直到2010年9月,行政院提出「弱勢民眾安心就醫方案」,始將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以及二十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排除在鎖卡對象之外。2012年二代健保實施後,再改為經查證有繳稅能力卻不繳納健保費的民眾,才予以鎖卡。2016年6月起,政府啟動取消健保卡鎖卡制度相關作業,徹底將鎖卡與欠費脫鉤,落實普世醫療價值。

確定健保欠費繳納協助措施

丙丙阿嬤經由鄰居打聽到健保費沒繳會遭鎖卡,如今已不符合現況;即便未繳健保費,丙丙仍是可以持健保卡就醫的。不過,欠繳健保費的情形,仍然有待解決,所以我們也藉由健保局的回覆,了解欠費繳納的兩種協助措施:

第一,經戶籍所在地公所核定為經濟困難者的「紓困基金貸款」。

第二,不符合紓困貸款資格,但積欠健保費超過兩千元,因經濟因素無法一次繳清的「分期繳納」。丙丙家裡領有中低收入戶證明,可以符合第一種規定。

最後事情得以圓滿解決,也順利讓丙丙看病。丙丙事後得知開心地告訴社工,我好想知道你怎麼辦的!

攜手賦予關心、肯定與滿足

由於丙丙上課無法靜心,常有走來走去干擾老師與同學的情形。社工協同導師及主任商談,導師與主任都表示丙丙來永齡後進步很多,也說丙丙是個很需要愛的孩子,如果能夠感覺被肯定、被需要,丙丙的情形會穩定很多。於是社工與課輔老師討論,平時多稱讚丙丙,也交付一些任務讓丙丙去完成,藉由肯定丙丙的表現,滿足他被需要的需求,並透過持續觀察、記錄,以供日後調整輔導工作的依據。針對常在來課輔教室途中溜去足球隊的情形,除了請課輔老師親自到班接丙丙上課輔,也跟球隊教練討論,商量出以後要有課輔老師的同意單,丙丙才可以練球,穩定他的上課狀況。

另外,社工也想辦法聯繫上丙丙的媽媽,請她多和孩子聯絡、關心近況,讓孩子感受媽媽關愛依舊,也要讓他了解媽媽離家不是不要他,只是工作還不穩定,等穩定下來,就會定期來看丙丙。社工和課輔老師盡量彌補丙丙缺乏的那一個環節,用另一種關懷讓丙丙持續被愛包圍。

本文節錄自《不只是陪伴: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與孩子們的生命故事》

作者: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專職團隊作者群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