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戴發奎】這個國策能保台灣

(中央社/ 檔案照片)
(中央社/ 檔案照片)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的長河,有不少安如磐石的國家,因為國策的不當而走向敗亡,也有危如累卵的政權因為不世之略而力挽狂瀾於既倒。

去年在美國幾名高級官員訪問台灣期間,中國航母曾經短暫越過台海中線,近期其軍機更是頻頻侵入台海西南部防空識別區且不斷擴大規模,震攝台灣意圖明顯。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大陸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將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選項,「這取決於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到什麼樣的程度。」。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在彼大我小,敵我強弱懸殊的現實狀況下,台灣可以借鏡歷史的那些經驗渡過當前的難關,繼續台灣人民最大公約數「維持現狀」的期望。那就是朱元璋謀士朱升倡議的「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三字九訓,最符合台灣當前狀況,能保台灣不被中國大陸併吞。

築高牆有兩種意義,一是築起高牆任憑敵人叫囂也堅守不出,讓敵人自我消耗。二是加強根據地建設,提高軍事實力。兩者的目的都在以時間換取敵消我長,以縮小彼此軍事實力差距。朱元璋聽取建議,以金陵(現南京)做為根據地,憑藉著長江天險對抗強大許多的陳有諒大軍。在中國歷史上另一個高明國策「隆中對」,也只實現了「築高牆」這一策目的。

東漢末年諸葛亮劉備初次會面的談話內容《隆中三策》,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結好孫權以為援,繼而待天下有變圖取中原,成霸業,興漢室。其中我們只看到了取益州(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漢中盆地一带)這部分發揮了實際成效,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益州易守難攻,才讓劉備得以和最多人才的曹魏及已經兩代三世根基穩固的東吳三分天下。台灣海峽就是台灣的「高牆」,也因為有了這道天險高牆,才保台灣70年平安無虞。但隨著中國大陸兩棲登陸作戰力量日益精進,台灣也要隨之加固這堵高牆。

中國大陸精進登陸作戰戰術,主要是採取「超地平線」與「海空一體」為主要突擊登陸方式,並運用「多層雙超」戰法,於機動中選擇我們防禦薄弱環節,實施高速度、全時空、全縱深、多方向及多層次的突擊登陸行動。我方應面對中國大陸大型兩棲作戰艦之強點與弱點,研謀因應對策,阻絕中共兩棲登陸於高牆外。

有了高牆還不夠,長期間的消耗戰,最終輸贏在誰能撐得比較久,這就必須「廣積糧」。「廣積糧」就是要發展經濟,增強經濟實力,畢竟經濟是「一切」的基礎,也才有能力築起更堅實的高牆。諸葛亮之所以能五次北伐,就是建立在四川天府之國有充沛糧草作為後盾的基礎上。廣積糧也包括了招兵買馬,廣納賢良。

三字九訓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緩稱王」,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不圖虛名,暫不稱王,以減小受攻擊的目標。拿中國大陸來說,儘管人口數世界第一,經濟總量排世界第二,一旦摒棄自領導人鄧小平以來韜光養晦悶悶發大財就好的國策,改以「戰狼外交」,立即受到全世界各國聯手起來反擊。「緩稱王」對台灣來說意味著暫時不要搞「獨立」,其中包括不說過頭的話、不做過頭的事,不引火燒身。

當然,說到底,以上也都只是一時的策略,但無論從主觀意圖還是客觀情勢看,「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都能讓台灣免於被中國大陸的巨輪碾壓。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