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曾志超】欲振乏力的中國大陸經濟

Full Frame Shot Of Stock Market Data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18日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發佈最新經濟數據,從其官網標題「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看來,經濟似乎呈現四海昇平景象。不過若看其細部數據,實大相逕庭,問題叢生。

整體經濟再創新低

整體經濟成長率今年前三季為6.2%,這樣的數據相比全球各國都可稱為模範生,也符合北京當局預期的6%至6.5%目標區間值,但對大陸經濟而言卻是難看的成績,更是呈現逐季下滑慘況,第一季年成長6.4%,第二季成長率下降為6.2%,第三季持續滑落為6.0%。

單季數據再度創低,上季首次跌破金融海嘯期間(2009年第一季)的6.4%紀錄,這次進一步滑落,再創大陸1992年統計以來最低的紀錄,也就是27年來最差的成績。2019全年應可維持6%的水準,但在美中貿易戰短期難解下,明年恐難樂觀,破六只是早晚的事。

國際貨幣基金(IMF)15日公布世界經濟展望秋季報告,提出最新預測。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0%,為全球金融危機後最低。2020年,美中貿易摩擦將使全球經濟損失0.8%。將達到3.4%,較今年春季報告下修0.2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大陸將首當其衝,將呈現持續放緩現象,預計2019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6.1%,2020年更將持續放緩至5.8%。

細部解析

進一步可從GDP組成結構分析,分別針對經濟動能的三輛馬車-進出口、投資與消費逐一討論之。

首先是進出口方面,前三季貨物進出口總額229,145 億元人民幣(以下同),成長率僅有2.8%。其中,出口124,803 億元,增長5.2%;進口104,342 億元,負成長0.1%。進出口相抵,順差20,462 億元,年成長44.2% 。大陸國家統計局雖稱此為「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觀察大陸海關總署10月14日公布數據,進出口狀況均不佳。今年來出口數據九個月有五個月出現負成長,其中對美出口持續惡化,前九個月下滑6%。近期應為年底出口旺季,往年動輒都是二位數的成長,但9月出口卻罕見出現負成長0.7(美金計價則達-3.2%)的奇特現象,應與美中貿易戰關稅大增衝擊出口以及供應鏈外移有關;進口則更為悲觀,出口起碼前九個月還是正數,而今年九個月進口只有一個月是正成長,九月單月更衰退6.2%,顯示大陸經濟走下坡,對進口品需求下降。

其次,長期占中國GDP最大的比例,也是經濟最大的動能-投資的部份也不甚理想,除六月外今年全數呈現逐月下滑的現象。累計前三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61,204 億元,年成長5.4% 。其中,民間投資264,805 億元,只有4.7%成長率,且主要還是仰賴房地產開發投資達10.5% 。即使中央宣布全年減稅降費規模接近2兆元,投資意願仍相當低,顯示面對不確定的風險,企業仍保守以對。

再從分業投資剖析,只有第三產業投資較為強勁,成長7.2% ;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1% ;第二產業投資成長率僅剩2.0% ,大陸過去成長主力製造業的投資竟然只成長2.5%。為彌補民間投資不足,大陸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擴大支出用於基礎建設,鐵路運輸業投資大增 9.8%,道路運輸業投資年成長7.9%,但前三季整體基礎設施投資卻僅有成長4.5%,效益不如預期。無怪乎發改委上個月表示,將會擴大資本支出,未來將會持續推動重大鐵路建設項目,第四季將有一批重大基建項目開工。

相較而言,消費的數據則較為亮眼。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都是呈現8%上下的成長,九月年成長7.8%。累計前三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6,674 億元,年成長8.2%,扣除汽車後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1%。在出口不振的情況下,強化內需消費是必要的手段,幸好內需動能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惡化現象,一年來幾乎都在1%下徘徊,自七月起更呈現負成長,是2016年8月以來第一次負增長,之後就未曾好轉,9月份PPI更為-1.2%,創下近年新低,累計前三季,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已經是零成長。PPI一路衰退,顯示大陸景氣堪憂,製造業廠商為爭搶市場,不惜降低利潤,調降出廠價格,若持續一段期間就可能提升經濟學上沒有解藥的通貨緊縮風險。屆時再提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也無解通縮難題。

貿易戰緩和 經濟起飛?

還好在烏鴉滿天飛下,還有正面消息,10月11日川普宣布美中貿易談判雙方已達成第一階段的部分協議,並可望在十一月十六至十七日在智利舉行的APEC領袖峰會完成美中貿易協議,似乎全球這隻最危險的「灰犀牛」即將消失。

然而本文以為,這不是童話故事的結局,殘酷的現實社會公主與王子不會就此步入完美的日子。美中難以達成最終的貿易協定,即使十一月美中二國確實簽訂貿易協議,如筆者之前預測的,二國遲早會再次撕破臉。

美國眾議院在美東時間10月15日無異議表決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R.3289)、《保護香港法案》(H.R.4270)、《與香港同行決議案》(H.Res.543)三項法案,參議院可望也跟著通過。不但讓川普政府與北京當局談判時難以示弱,中共也勢將全面反彈,推翻先前承諾的可能性大增,足以讓先前的談判成果回到原點。

加上二國最根本的談判問題根本沒有進展,最後的幾項關鍵爭議事項(例如:國企補貼、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制技術轉讓、華為解禁和非關稅貿易壁壘等結構性改革 ),由於涉及中共執政權,故為中國大陸最難以放手的項目,可說是完全沒有交集。第一階段協議可說是避重就輕,幾乎完全規避這些問題,無助於徹底解決雙方的矛盾,與公平貿易仍有相當的距離,G2談判結果難以樂觀。

硬著陸機會不大

中國大陸經濟數據不佳,且許多專家都認為中國大陸官方數據有灌水嫌疑,中國人民大學向松祚教授更暗示第三季實際GDP可能是零成長甚至負成長。主張中國崩潰論的學者愈來愈多,認為貿易戰的陰影下,產業大量外移,企業獲利驟減,政府債務問題惡化,系統性風險即將爆發。

惟筆者並不認同這種說法,改革開放多年,豐厚的經濟基礎足以撐住這次的衝擊,還不至於到硬著陸的地步,不過經濟體質仍大受衝擊。

貿易戰暴露了中國大陸的諸多制度弊端,倘能利用美方壓力,加強結構性變革,促進產業升級轉型,還可能脫胎換骨;反之,若繼續忽視這些問題,就未必能挺住下次的衝擊了。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