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朱啓政】中印俄能夠建立世界新秩序嗎?

FILE - In this June 28, 2019, file photo, President Donald Trump, right, meets with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during a bilateral meeting on the sidelines of the G-20 summit in Osaka, Japan. Delegations from the U.S. and Russia are meeting this week to discuss arms control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axing China into negotiating a new, three-way nuclear weapons pact, two senio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said Monday, July 15, 2019. (AP Photo/Susan Walsh, Fil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朱啓政(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自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力提倡市場經濟、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並以此建構世界秩序,設立大量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銀行等作為支撐。然而特朗普上台後,美國的外交政策就處處流露出重回孤立主義的傾向,不再承擔「世界警察」的責任,不少國家因此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係,乃至重新思考在「後美國時代」中該如何自處。在過去不久的大阪G20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俄羅斯總統普京三國領導人藉此機會舉行三邊會談,表示三國「應該承擔更多全球責任以保障三國自身,以及全球的根本、長遠利益」,明顯有意接替美國留下來的真空。長久下去,中印俄會否建立一套新秩序,去取代現有世界秩序?

事實上,中印俄三國除了同屬發展中國家、而且是各自具有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大國之外,他們的共通點實在寥寥可數。論政治體制,中俄屬威權政體,會利用「銳實力」影響民主國家選情;印度則是全球最大的民主政體。論人口,中印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而且還會繼續增長;俄羅斯人口卻在去年開始錄得下跌,普京更表示會投放八十六億美元以鼓勵生育。論經濟結構,俄羅斯是結構單一的能源經濟;中印則比較多元化,在科技領域亦有不少潛力。種種差異,都令三國對現有秩序的不滿、乃至建立「新秩序」時該包含甚麼元素,處於「各自表述」的狀態,難有共識。

對中國來說,由西方設計的世界秩序尚算行之有效,沒有要徹底推翻、重建的誘因。例如在全球治理框架下,中國坐擁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能獨力否決任何議案,早已成為既得利益者。又如設立亞投行、於2012年經世貿控告美國反補貼一類動作反映,中國其實並不抗拒運用國際組織施加影響力這一套西方慣用技倆,甚至(頗成功地)以此反制西方國家。也就是說,中國已經適應、成功駕馭了利用現有的框架去爭取更大自身利益、順道免去口實此一方法,貿然將現有的推倒重來,未免過於冒險。

至於俄羅斯,雖然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以及影響力均已大不如前,卻無阻莫斯科要破壞現有秩序的決心。從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到積極介入敘利亞內戰等,莫斯科對西方的不滿,可謂言表於溢,也展現出毫不懼怕西方制裁等後果的態度。然而,說到是否需要建立一套有利自己的規則,在俄羅斯眼中就是後話了。卡內基和平基金會莫斯科中心總監Dmitri Trenin就形容,俄羅斯「沒有與華盛頓爭雄之心,亦沒有與北京在歐亞大陸爭相稱霸之意。俄羅斯只希望能維持自身的地緣政治,以及安全、主權等利益。」

印度對現行世界秩序的心態則比較複雜。首先是因為其他國家根本不將印度視之為大國,使它心有不甘。長久以來,印度在國際舞台上大多被標籤為區域大國而非國際性大國,除了在聯合國安理會沒有常任理事國之位,在上海合作組織(SOC)更被俄羅斯視作棋子,用以制衡中國(中國支持巴基斯坦加入SOC,但俄羅斯怕中國影響力太大,因此支持巴基斯坦的宿敵印度加入;現時印巴兩國均是SOC正式成員),情況就如聯合國成立初年,身分仍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全賴蘇聯加持,才得以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一樣。2017年一篇刊登在權威國際事務刊物《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題為「Will India Start Acting Like a Global Power」的文章就提及,印度近年正開始將經濟潛力,逐步轉化成軍事影響力,而且在應對氣氛變化等全球議題上採取更多主動-如在2015年的巴黎氣氛會譏上,莫迪就宣布在印度將設立一個與太陽能應用相關組織的總部-都反映了新德里正努力以「全球大國」取代「區域大國」的形象。

對於國際秩序,印度則希望會出現循序漸進的改革,令更多聲音能在國際間受到注視。因此,印度努力保持與不同類型的國家交往,扮演橋樑角色之餘,也在爭取支持。例如在克里米亞危機後,印度就未有跟隨西方制裁,與莫斯科的關係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同時繼續保持與法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國的緊密關係。另一邊廂,印度亦需要和美國維持良好關係,因為在抗衡中國區內影響力、保持經濟增長等方面,美國都有一定貢獻。例如美印之間有一個名為Communications Compatibility and Security Agreement的協議,容許印度購買美國高級的國防通訊設備,所以對印度來說,美國除了可以提高印度的軍事實力,更能減輕軍事研發開支、讓出更多資源投放在其他國內建設以發展經濟。簡言之,印度對新國際秩序的首要期望,是自己的地位有所提升,以及更具包容性。

即使中印俄成功成立新秩序,追隨者恐怕亦不多。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的研究就指出,大多數國家都希望世界繼續由美國領導。即使在受惠於中國不少的非洲,獨立研究機構Afrobarometer也發現在36個非洲國家中,「中國模式」並非他們最理想的發展模式,「美國模式」以三成支持率佔據榜首。由此可見,「美國優先」除了是特朗普的口號,似乎還依然是其他國家對世界秩序看法。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