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林穎佑】從「戰疫」看危機管理

A cleaner wears a mask and goggles as he commutes on a street in Beijing on February 11, 2020. - The death toll from a new coronavirus outbreak surged past 1,000 on February 11 a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arned infected people who have not travelled to China could be the spark for a "bigger fire". (Photo by GREG BAKER / AFP) (Photo by 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農曆年假間,各界最關注的議題就是防疫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的搶購。而隨著疫情的擴散,中國各大城市也開始進出管控甚至「封城」,國際航班與經濟都大受影響,可見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所帶來的危害。固然許多分析都從公共衛生、醫療管理的角度來做分析,但在這次「戰疫」的過程中,似乎可以觀察到中國的危機管理問題。

戰疫與過去救災的差異

雖然各國一再強調演習視同作戰,但即便聲稱實戰化演訓、背靠背對抗、演習而非演戲,演習與實戰仍有相當的差異,且演習時也不會遭遇如戰時出現的混亂與戰場摩擦。也因此,雖說軍事演習是外界觀察軍隊實力的方法之一,但相較於演習,軍隊在救災時的表現可能更能反應出實際的能力與問題,特別是在動員集結與後勤保補能力的表現。

雖說在中國歷次的災害中解放軍與政府之間的救災機制已經逐漸完備,也發展出應急處突的應變作為,避免軍方與政府之間出現指揮權限上的問題。但在軍改後,過去軍區已消失,甚至在指揮體系上也有相當大的改變,集團軍的番號也有更新,在這樣的改變下,原有的軍地關係以及軍隊與地方的互動是否有跟上軍改的腳步?這都是未知數,且此次疫情所需要的是軍事醫療人員與防化部隊的專業,並非過往震災時需要大量勞力密集部隊,或是利用軍隊的野戰通訊能力來恢復救災運作。這些都是此次疫情與過去解放軍參與的非傳統安全任務的不同之處。

理論上,在軍改後解放軍軍陣醫療體系應該是由聯勤保障部隊來負責,但在武漢的聯勤保障部隊在這次的危機中有相當多可議之處,最大的可能在從軍改前的總後勤部轉為後勤保障部與聯勤保障部隊時,有權責上的劃分問題,這可能是軍改後解放軍後勤尚未有效整合的原因。

危機處理到危機管理

在2月7日清晨,率先揭發疫情的中國醫師李文亮不幸去世。雖然各方表達遺憾,但莫忘其最早在12月底披露消息時,立刻在1月初被公安單位因「在網路上發布不實言論」而遭訓斥。且在2月3日中國外交部的記者會中,發言人華春螢有提到1月3號已經向美方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更是引起網路上的討論,認為政府有封鎖消息或是將提前告知的民眾當成造謠者。這類的討論與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才是北京政府最擔心的事。

固然應對危機時,無論是封城或是軍隊動員以及立刻興建醫院,這些效率都相當驚人,但這也突顯了中國在面對危機時,著重在危機處理的階段,並非從危機管理的角度進行規劃。危機處理是在危機發生後,啟動應變機制,但危機管理是在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以及是否能在早期便能發會情報預警或是在初期就能有效控制災害,以「預變」取代「應變」才能有效的面對危機。

人心恐慌才是最大的敵人

而在面對危機時,最忌諱的便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就是最好解決問題的方法,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組織都會採取此法,但這只會加劇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此處可以借助科際整合的方式,從行銷公關、傳播學甚至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面對危機時的公關應對。此外,也需注意不實訊息在此階段的傳遞,特別是在資訊未明以及搶購物資之時,任何不實訊息都會引起極大的反應(如在2月6日左右又開始出現搶購衛生紙之風潮)。畢竟與危機相比,人心的恐慌才是真正的大敵。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賴清德此行是老美的提前面試嗎?
新冠肺炎 國內房市難重演SARS疫情黑暗期
兩岸關係因新冠肺炎進一步撕裂
沒有病識感的在野黨
那響徹武漢江城的哨音

相關新聞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