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沈有忠】美國大選是兩岸關係的外生變數

Hand putting a voting ballot into the box with US flag and the White House on the background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今年十一月登場。現任的共和黨總統川普欲尋求連任,而民主黨則是提名前副總統拜登來挑戰總統大位,選戰在雙方人選都確定後,可以說已經逐漸進入白熱化。對於川普而言,在選戰一開始就處於民調落後的劣勢,日前紐約時報公布的民調,拜登以50%的支持度,大幅領先川普的36%,以「宰制性優勢領先」來形容。並且指出,川普大幅落後的主要原因,就是武漢肺炎持續對美國造成經濟以及人民健康與生命的傷害,以及上日前佛洛伊德之死,引發人民對警察過度執法的怒火,甚至提高到族群之間的對立與衝突。由於這兩件事都非短期內可以徹底落幕,因此川普勢必要在其他議題上轉移壓力,才有可能扭轉選戰落後的局勢。

川普從2016年當選以後,高舉美國利益優先的大旗,並且放棄以多邊主義來維持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改以單/雙邊主義,分別對潛在的競爭對手中國,甚至傳統上的盟國進行經濟利益的談判。其中,在經濟上從2018以來開啟的美中貿易戰,以及戰略上主張的「印太戰略」,對於亞太的經濟與安全議題,都造成了巨大的改變。由於中國長期在經貿上從美國獲得好處,但在政權的本質上卻挑戰了美國的核心價值,因此北京成為川普主政下,主要打擊的目標對手。

美中關係的惡化,從價值、戰略、安全、到經貿,可以說是結構性的因素,要化解兩國之間的衝突本來就很不容易。在今年年初爆發武漢肺炎之後,由於矛頭直指中國對疫情的隱匿,加上美國成為最嚴重的受災國,因此川普一面防疫,一面將疫情在社會失控所衍生的負面情緒導向反中,以致於兩國在防疫議題爆發嚴重的齟齬,戰場延燒到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援助與批判。

回到臺灣的立場來看,2016年蔡英文贏得總統大選之後,兩岸關係也急速冷凍。在民進黨與中共之間欠缺互信基礎下,過去四年的兩岸關係陷入「冷和」、暫停接觸的的狀態。在北京對台政策日趨強硬的當下,疫情在全球失控,但臺灣防疫卻一枝獨秀,因此意外的大幅拉高了臺灣在外交上的正面聲量,北京則是指控臺灣「以疫謀獨」,加上香港、新疆等人權問題持續惡化,在國際上的形象大幅受創。再順著美中對抗日益嚴重的趨勢來看,美台關係在過去兩年迅速升溫,就不難理解背後的理性與脈絡了。

基於這樣的背景條件,當下川普受到疫情無法控制,以及種族衝突的夾擊,民調大幅落後給挑戰者拜登。對於落後者而言,需要新的議題來轉移焦點,依據川普的個性以及前述美中台在這兩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善加應用臺灣牌來打擊中國,順便宣揚民主價值,對川普和美國政府來說,是最低成本也最容易刺激北京的一步棋。只要北京在台海議題上更趨強硬,川普就有主導議題轉向的機會,讓美國社會的輿情焦點轉移到協助臺灣對抗中國侵略的軸線來。

近日在臺灣海峽西南海域極不平靜,中國與美國的軍機、船艦頻頻現蹤,而且大張旗鼓加以宣傳。雙方在「臺灣牌」上持續加碼叫囂,頻頻試探對方底線,稍有不慎就可能擦槍走火,而這樣的局勢恐怕將延續到十一月的大選為止。在這段期間,兩強會不斷以臺灣來刺激對方,尋找對方犯錯的機會,但負擔最大安全成本的卻是臺灣,我們豈能不戒慎以對?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