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王智盛】小英旋風再起 兩岸關係NEXT?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作者為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

在聲嘶力竭的喧囂民粹下,2020年全世界的第一場的民主大選結果終於出爐。這場大選,蔡英文以創下臺灣民主政治史上的超過800萬票、高達57.2%得票率勝出,並且樹立下了「蔡英文障礙」。事實上,蔡英文的當選連任原無太大懸念,但國際社會與北京當局更為關心的,其實是選後的兩岸關係發展---特別是歷經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和北京介選風波,兩岸關係早已進入「質變」的新階段,而隨著2020臺灣總統大選的落幕和蔡英文總統的連任,兩岸關係又將何去何從?

兩岸關係:發球權回到北京手上的三種場景(Scenario)

從臺灣的角度來看,蔡英文勝出繼續連任,其過去四年來所積累的「維持現狀」的穩定感,仍將是兩岸政策的主軸---因為此才是蔡英文過去四年得以讓美國及盟友信賴支持、又無法讓北京當局有所逾越衝撞的政策核心。這也就是為何蔡英文在選後的國際記者會場合,除了娓娓道來過去四年「不挑釁」和「不屈服」外,也旋即拋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四個關鍵,作為第二任期兩岸政策的路徑圖。

換言之,在「維持現狀」的穩定基調和「四個關鍵」的呼籲下,2020年臺灣大選後的兩岸關係,發球權恐怕將回到北京政府手上。蔡英文的繼續執政,使得北京在第一時間就要被迫面對「要不要收回考卷」的質疑和挑戰,此才是2020年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所在。對此,研判北京約略有三條路徑可以選擇:

其一是務實以對接下來四年(甚至更久)的民進黨執政,而改弦易轍地「重新出考卷」。此除了重新思考如何積累善意外,也必須要真正面對臺灣民眾近年來對於中國認同轉變的深切民意,而選擇以「善意積累」的方式逐漸和民進黨政府「融冰」(此處之所以不用「破冰」,是因為民共之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轉彎的「破冰」恐非一蹴可幾),面對選後更新的臺灣民意所趨與可能更長久的民進黨執政困局。

其二是延續過去四年冷和路線的「繼續維持答卷」。此種路徑就是延續著北京過去「操之在己」、「單邊作為」的對臺政策。若此,北京將延續過去3年多的對臺政策,以「極限施壓」去強化自我立場、固化兩岸關係。此乃是根源於習近平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早以非過去所謂「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既已不侷限於過去傳統的「入島、入戶、入心」,也不再單單只是「胡蘿蔔與棒子」交互應用的統戰策略,而是也可以看出北京在今後的對臺工作上,將更加強調透過「以我為主」的「單邊作為」,並將對臺工作賦予服從自身戰略發展的歷史使命。

其三則是放棄與民進黨政府互動的可能、直接「收回考卷」而走向更為強硬對抗路線,也就是從「冷和」走向「冷對抗」。面對承接本土民意而繼續執政的蔡英文和民進黨,北京當局若仍然堅持在強調對撞或投降、而沒有轉圜空間的「一中原則」賽局中,則必須不斷的強調「鎖死方向盤」的「可信承諾」,因此將「冷對抗」的僵局下墊高對撞衝撞的可能性。若北京選擇收回考卷」,想要傳達的除了是蔡英文必須接受「一中原則」的政治正確之外,恐怕更多是對於內部的強硬交代之。

政治景氣循環下的兩岸「機會之窗」(Policy Window of Opportunity)

然而,2020臺灣總統大選並非真正影響未來兩岸關係走向的唯一變數,更嚴格來說,兩岸關係始終隨著美中關係的互動變遷,事實上是一個鑲嵌著「國際」和「國內」的雙層賽局,分別取決於美、中、臺三邊的互動及各自的國內因素。換言之,關注兩岸關係的走向趨勢。除了中國的態度選擇外,美國其實也在2020年的兩岸關係上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

2020年由於同時面臨到年初的台灣總統大選與年尾的美國總統大選,美中台三邊關係將進入一段時間不算短的「選舉期」。在過往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研究當中,往往認為「選舉期」時的對外政策,總是偏向強硬,因此我們一方面看到了2019年以來台灣對中政策的強硬以及兩岸關係的漸趨嚴峻[1],一方面也可以預期當時序越逼近2020年美國總大選,美中關係恐也難有轉圜;與此同時,北京雖然有經濟下行、香港問題、內部維穩等壓力,但畢竟還沒進入到「兩個一百年」的2021第一個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績檢視,更遑論2022年中共20大政治權力重分配的角力,因此仍可將2020年的北京視為是較為溫和的「選間期」。

若准此交叉比對美、中、臺三個行為者2020年的政治景氣循環,可以大膽判斷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2020上半年(特別是520以前),由於臺灣總統大選落幕,美國總統大選尚未真正白熱化,北京又處於相對穩定治理的階段,所呈現的會是:美中關係尚毋須因為美國大選激化緊繃的外在結構;中共的政權穩定結構,也讓其對臺政策趨向務實;至於臺灣總統大選的落幕,也會讓勝選政黨的兩岸政策回歸更加理性務實。嚴格來說,此階段比較將是2020年兩岸互動最佳的時機,可說是兩岸關係的「機會之窗」。

第二階段,則是進入2020年下半年,雖然臺灣還是處於大選後的「選間期」,而傾向繼續維持穩定的兩岸政策,但受限於美國即將進入「選舉期」而可以進一步大打「中國牌」,作為應變項的臺美關係勢必受到同步考驗與壓力;而對於中共的政權穩定結構,也可以隨著「第一個一百年」日程愈見逼近,北京對美讓步妥協空間愈顯限縮,甚至反饋到對臺政策的強硬之上。換言之,2020年下半年的美中關係可能趨向緊繃,而導致兩岸關係也不容樂觀。

蔡英文在兩岸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測性」早已是受到美中雙方公認,因此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關鍵不在於已經連任的蔡英文,而在於北京當局。所謂上兵伐謀,兩岸關係在過去三年多,蔡已透過不斷做出各項宣示和策略行動後,已經形塑出對於「維持現狀」的穩定立場,又在這次當選之夜的國際記者會上大篇幅地論論述勾勒未來的兩岸發展可能路徑,因此,決定兩岸究竟要不要把握「機會之窗」、走向務實對話,還是要收回考卷、轉趨強硬對抗,最終其實都仍存乎北京一心。


[1]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中共提高了對民進黨政府的施壓和強硬,也涉及到「反送中運動」及美中貿易戰下的國際結構變遷,而不能完全歸咎於單方面的升高局勢。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民進黨反對「一國兩制」勝選 國民黨反對「一國兩制」敗選?
小英旋風再起 兩岸關係NEXT?
不要贏了選舉 輸了治國
蔡英文接下來不能迴避的問題
第一次生涯危機在45歲!敢做上班族請先認清:中年困局比你想得早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