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王皓平】一個台北兩個世界

View across the crowded crossroads of Ximending past zooming traffic, shoppers and tourists enjoying the warm night illuminated by the colourful billboards and neon lights of Taipei’s downtown commercial district, Taiwan.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台北市內有五大商圈,其中有四個正在衰退,唯獨「西門町商圈」的熱絡不衰,而且觀光人潮只見增加、未有退燒。東西兩大商圈相比,東區名店一間一間關閉,今日造訪的餐飲店,他日想要再度消費,只見鐵門深鎖,並且貼上「紅紙招租廣告」或是房屋仲介告示。是的,東區有蕭條的危機,而西門町若有店面租約到期,重新裝潢後新店隨即開幕營業;目前的東區宛如「鐵門深鎖一條街」,高下立判。

諸多報刊已針對此一現象專題報導,這些報導列舉諸多原因,有店租過高、有人事成本逐年高漲,有商家利潤微薄化、人潮有衰退現象、有店家東移至信義商圈,更有小巨蛋就像是永遠無法完工的大型工地因而帶衰了東區發展。

根據台北市交通局統計數據,過去五年捷運的運量,「西門町站」成長了25%,但東區的「忠孝復興站」減少了7.5%;而西門町這25%的成長,很多是外國觀光客所貢獻。筆者過去四個星期六晚上,連續造訪西門町與東區觀察。在西門町每10個旅客中至少有2位以上是外籍旅客,說有3位也不誇張。東南亞、港澳、日韓、陸客,甚至印度籍旅客都不難看到。有人說是因為西門町到台北車站搭乘捷運僅有1站,所以能夠立即接收這些國際旅客,作為進入台北的起手地點。但這樣的說法經不起考驗,東區的忠孝復興站距離台北車站也僅有3站,行車時間多4分鐘,捷運車資也都是20元,相隔1站根本就不是人潮分流的主要因素。

根本的問題在於東區的「定位不明」,或說對於「外國人」沒有特色,因而使得東區面臨衰退的危機。從外國人手上的旅遊導覽手冊或是旅遊書,一定都有東區與西門町的介紹,但為何外國人的視角停留在西門町,而缺少對於東區的關愛?

其實造訪西門町的外國人,近幾年來國籍比例已經產生很大變化。過去陸客為主的觀光人潮,現在不少比例被東南亞人及韓國人佔去,生態相對多元。在西門町商圈內的蚵仔麵線店、珍奶店或是雞排店的排隊人潮,排隊旅客口操各國語言,宛如小型聯合國。而西門町商圈,富有台灣味的商店或是小吃店,正是西門町無法取代的特色。再者,因為西門町主要街道為「步行者天國」,是汽機車禁行的管制區,裡面至少有5個地方有「動態表演」的街頭藝人演出,也有數處設有「靜態工藝、繪畫」類的街頭攤位,這些街頭藝人有多元的演出內容,有些人曾在大陸春晚表演過,有些在世界街頭藝人競賽中取得佳績,更有些在世界各主要城市的街頭已掙得一席之地。這些街頭藝人留得外籍觀光客的「凝視」,有驚嘆、有叫好,更少不了此起彼落相機快門的按鍵聲。

反觀東區商圈,它的風格不像西門町,也不須要像西門町;主要商圈街區分布忠孝東路南北兩側,因車水馬龍,所以行人只能步行於騎樓或人行道,商圈內主要是精品、百貨。若從外籍人士來看,這些精品百貨,不少是國際連鎖品牌,在他們的母國也有相同的店,為何他們會想要出國逛一樣的商店?買PRADA的包包,我回到東京買,我回到在首爾買,何必在台北買?所以台北的PRADA是賣本國人的,並非外國人士。再者,很明顯的,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旅客持續增加,東區的消費對他們而言是比較高的,所以在西門町周邊道路,盡是載東南亞旅客的遊覽車,東區就比較少這樣的現象。

而就本國人的消費來說,當台灣的主力消費世代持續低薪,因食衣住行育樂的費用持續上漲,所以可自由支配的金額有限,那走較為高級定位的商圈自然就會受到衝擊。若再加上網路購物的便利,那定位不明的東區,自然變成重災區。筆者多年來常去東區某家百貨公司的地下美食街用餐,四年前還一位難求的座位,如今卻有5-6個攤位正在招租。六月的台北,天氣很熱,但東區的景象卻是很冷。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誰是韓粉?一個地方政治工作者的觀察
中華發財共和國
香港應與國際結盟 對抗中國霸權
「蔡賴之爭」的最後輸家?
孩子,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