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胡不歸】促轉會第4波平反 還給黨外一個清白?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曾為媒體華府特派

2019台北母娘文化季保民遶境嘉年華活動3日在台北松山慈惠堂前登場,總統蔡英文(右)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左)出席。中央社記者吳翊寧攝  108年5月3日
總統蔡英文(右)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左)。圖/中央社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2019年5月30日公布第4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共2006人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6條第3項獲得名譽恢復,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白色恐怖」時期的《自由中國》成員雷震等人,與「戒嚴時期」的《美麗島》成員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等人。

與之前的「東廠爭議」不同的是,這波名單公布後,並未引發反彈聲浪。名單中包括《自由中國》的雷震、馬之驌、傅中梅(傅正)、劉子英等人,與《美麗島》的陳菊、呂秀蓮、黃信介、施明德、姚嘉文、張俊宏、林弘宣等人。

2006人中,依《促轉條例》第6條第3項第1款,「依《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與《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之規定,而獲得賠償、補償或回復受損權利之受難者」,計撤銷1999人有罪判決。

依前條例第6條第3項第2款撤銷7人有罪判決,主要是「前款以外之案件,經促轉會依職權或依當事人之聲請,認屬依本法應予平復司法不法之刑事有罪判決者」。至此,從2008年10月4日起,已有5837人的名譽獲得恢復。

如果說台灣的民主/「黨外」運動以《自由中國》為起始,那麼《美麗島》就是重大轉折,而以民進黨成立,甚至執政為開花結果。但是黨外運動在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後出現分歧,帶動「公共政策研究會」(公政會)與「編輯作家聯誼會」(編聯會)的選舉/街頭路線之爭,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回顧歷史,雖然選舉與街頭路線之爭,看似推遲台灣民主化進程,畢竟街頭事件的流血、衝突、毆打、逮捕引發民眾反感。但是,選舉與街頭其實互為表裡,如果沒有持續的街頭抗議,選舉/議會路線難以獲得國民黨認可、得以參加各級民代投票,當然不會有蔣經國1987年解除戒嚴(解嚴)的決定,與取消黨禁、報禁等回復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自由的結果。

因此,以促轉會這次的名單而言,無非是還給黨外(國民黨外)一個清白,也等於是再度肯定台灣民主化的成果。不過,台灣已經改變,再回到街頭與血腥對抗已經不合時宜,318「太陽花運動」的占領國會、國民黨動輒「重返凱道」的政治造勢,其實只會升高藍綠與族群之間的對立。

最後,在民主化之後、政黨3度輪替之後,台灣的成果更應小心呵護。如何優化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5院的功能,與對抗總統、行政、法律對人民自由的局限,已經成為目前的重要課題,再糾結於過去歷史,其實對民眾意義不大,只不過是政客「自我感覺良好」的舉動罷了。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失荊州」的關羽 「毀全黨」的國瑜

即使集體出遊,你也可以「不合群」

西進中國前,我想提醒你的幾件事

李進勇新手上路,台灣民主安心上路?

為了賴清德修改初選辦法 傷害的是台灣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