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郭至楨】如果蔡英文也對社群平台撂話「將嚴格監管」會怎樣?

File - In this May 16, 2018 file photo, President Donald Trump listens to a question during a meeting in the Oval Office of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Trump is backing San Diego businessman John Cox for California governor. Trump announced his endorsement on Twitter Friday, May 18, saying he looks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Cox to "Make California Great Again!" (AP Photo/Evan Vucci, File)
圖片來源:AP

作者為媒體人

眾所周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John Trump)向來喜歡透過網路社群平台發表言論,無論是國家政策或是個人情緒,堪稱美國歷任總統善用網路之最。

但日前卻不慎擦槍走火,引發川普不指名的放話,揚言將關閉或嚴格監管政治立場偏頗的網路社群平台,事後更於5月28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意旨在某些情況下取消對Twitter、Google和Facebook等公司網站內容的責任保護。

而這一切似乎意有所指,將矛頭指向了因川普發言「批評郵寄投票的過程充滿疑慮,郵箱可能被攔截、選票也有被竄改的機會存在,可能導致大選受到有心人士操弄。」這段談話後,遭Twitter內部的事實查核團隊貼上了一個大大的藍色驚嘆號標記「get the facts about mail-in ballots」,提醒這可能是一則有誤導嫌疑的資訊,主動標示並提供更多連結資訊給民眾參考的Twitter平台。

整個事件引起了全球關注,尤其是在網路社群平台發展日趨普及化,連國家元首的言論都透過社群平台發布的今日,大家都在關注Twitter會不會真的因此而遭受「嚴格監管」失去了媒體言論的自由!

但對此問題,美國國內的觀察家普遍認為:「這應該不是川普真正樂見的結果!」

「川普要的是,他能夠自由發表自己喜歡的言論,而不會被任何公司對他的訊息做出任何判斷或警示。」

法律工作者特別針對川普所簽署的行政命令,也就是試圖修改美國《通信法》第230條,此法定義了網路媒體相關管理規則,表達看法認為:「川普此舉將受到挑戰,極有可能會被法院否決。」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高級立法顧問 Kate Ruane 也以詼諧的口吻表示:「川普其實是第230條的大受益者,如果網路社群平台不能依法享有豁免權,那麼它們將不會冒險繼續承擔川普的謊言、誹謗和威脅所帶來的法律責任。」

日前在一場與友人聚會的場合中,大家閒談聊到川普槓上了Twitter的新聞,席間有位朋友突然天外飛來一句,說道:

如果蔡英文總統也對社群平台撂話「將嚴格監管」,那會怎麼樣?

其實,這應該是一項不存在的假設性問題。

因為台灣早就經歷過「衝破媒體管制」的年代,那是一段台灣社會以最沉痛的代價藉以喚醒與爭取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歷程。

媒體管制,是一種政府企圖對人民的言論與思想進行長期管控與弱化,不當且不智的行為。在那一段媒體遭受管制灰暗的年代裡,台灣人民以無比強大的力量,甚至不惜代價付出了鮮血與生命,不斷地衝撞不當制度,終於換得了1987年的解嚴,1988年開放報禁,以及1993年開放廣播和有線電視。從此台灣有了民營媒體,有了公共電視,也廢除了出版審查制度。

相信今天在台灣,無論是那一個政黨或政治人物都應已學會了如何以尊重、溝通的方式來與媒體互動,因為與媒體溝通,就等同於是在與人民溝通。

若敢於以權力來箝制媒體,無異於是在與台灣的民主價值作戰,嚴重挑戰台灣人民擁有言論與新聞自由的權力。

然而,面對媒體平台越來越多樣化的今日,我們所需擔心的不應該是「媒體管制」的問題,而是如何學會判讀出日漸複雜且遭刻意製作的「假新聞」。

CNN 也有假新聞!

對於假新聞,我們應有的判別力。

2017年6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因一則報導有關「美國總統川普助手遭國會調查」的新聞後,遭檢舉為假新聞,經CNN內部調查發現該則新聞來源是以一個取材於匿名帳號所發布的內容進行編輯,但卻未遵守新聞出版前該有的編輯程序,未對該則新聞進行至少兩個新聞來源的多元採訪查證,確認負責採訪該新聞的三名記者未遵守新聞出版編輯程序,而將該則新聞下架,該三名記者亦於事發後自行辭職。

要形成「網路謠言」或「假新聞」的擴散效應,除了製造源頭外,還必須依賴一種重要的媒介,那是一群處於同溫層中的網友,基於某種因素的認同感,可以不分真偽的大肆傳播,進而匯聚成一種幾乎不容懷疑的「訊息」。

但對於這些「網路謠言」或「假新聞」一般民眾在接觸到這些訊息的當下,其實是很難分辨真偽。

《假新聞判讀三部曲》總策劃黃俊儒教授,便曾於書中發文表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我們想要瞭解的各種訊息,就像是一顆糖果被層層的包裝所裹著。第一張是五顏六色的炫麗色紙,第二張則是包著糖果的錫箔紙。第一張讓我們感到賞心悅目、喜歡親近、想吃,第二張則具有功能性,可以幫糖果保鮮。如果要吃到糖果的美味,當然就要先學會把這兩張包裝紙分別拆開來,漏掉一張都不行。

而學會媒體判讀力,就等於學會了拆除這些包裝紙的能力。如果你能夠發現,那是一張騙人的紙、不可靠的紙、虛有其表的紙,那麼請不要客氣,就丟了它吧,千萬不要當真!」

無論是「無心」或是「有意」,在今日網路資訊快速且氾濫的時代,訊息經常多到難辨真假,身為閱聽者的確需要練就一身能夠辨別真偽新聞的功夫,否則有心人只要透過技術性的操弄假新聞,其結果遠比大費周章去控制媒體還要來得有效且危險。

如何不被假新聞蒙蔽,不被偽資訊所愚弄,若許很難,但對於來歷不明的資訊,我們至少應該要做「不確定,不分享」,別讓自己成為了「假新聞」的共同散播者。

●更多資訊請參考本文作者臉書郭至楨 / Mr.Big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淺論高雄罷免案的四點觀察肺炎和種族衝突後,川普連任還剩哪招?
罷韓成功—百年一遇世界奇蹟
法官姓「法」不姓「官」
「在這裡工作讓我感到可恥...」佐伯格做了什麼,逼FB員工開始出走?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