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陳清河】數位社會與數位落差的妥協

close up on man hand holding smartphone with futuristic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 icon for internet network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oncept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

前言

網際網路以及程式設計科技不斷改變人類的資訊交流、購買行為、工作模式以及居家照護的型態。迎接新經濟時代的數位社會,更期待如何藉由數位科技與數位工具,加速促成數位學習、數位傳播以及數位設計,去建構智慧化的生活理念,讓人類的生活脈絡、心理情境、人際關係或是學習路徑等面向都能完全融通。

縱使世界各國正積極展示數位社會資源投入的同時,人類社會的實質生活中,由於居住環境、教育程度、年齡層級、社經條件與族群差異等諸多客觀條件的限制,讓實體社會的物理結構與心理形貌,一直潛存高低落差與數位偏移的狀態。具體而言,當下各國貧富差距的情境不但更加突顯,數位社會與數位落差亦難以齊平且將是漸行漸遠。

從口罩實名制 2.0網路預購談起

最近,政府為了處理疫情所衍生購買口罩的困擾,以及防杜口罩分配不均同時又能符合上班族網購的期待。嘗試修改報稅軟體程式推出口罩2.0模式,採取網路預購、線上付款、超商取貨的步驟,民眾只需使用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搭配讀卡機至eMask口罩預約系統購買,不但認證快速且流程簡便。值予肯定的是,相關單位另貼心的規畫,在網路上提供健保快易通App註冊流程的教學,服務態度相當周延也符合數位社會的溝通模式。

回想近二十年,藉由數位工具的普及與寬頻匯流的逐漸成熟,透過社區教育、機會中心以及媒體廣宣等路徑,針對偏遠地區、特定族群與各年齡層積極推廣數位近用改善方案,期待盡快彌補數位社會尚有不足之處。但是,私下了解民眾對此一口罩實名制 2.0網路預購的政策反映,卻有大半民眾對自然人憑證以及上網登錄流程,仍一知半解。足以顯見,數位社會的構想雖經過多年努力已有大幅改善,但實質上的數位落差現象依然存在,也是無可諱言的事。

數位落差的來源與思維

其實,早在1980年就有所謂的資訊窮人(haves) 和資訊富人(have-nots)一詞的出現;然而,數位落差這個名詞真正受到媒體重視應起始於1998年,美國商務部的國家電信暨資訊管理局NTIA(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曾根據數位落差的議題進行大規模的研究。當年的結論報告證實,數位落差不僅是科技因素,事實上也包含社會人文因素,其緣由是基於新科技的出現所帶來真正的問題,並非侷限於工具的成效,而是在於這些科技是否真能促進整體社會的參與,或是提供多元意見的發聲。簡言之,數位落差的產生背景並非是個人可以選擇要不要,而是因為承擔不起科技所帶來的訊息使用權利。

歸咎其因,乃諸多低社經、低教育或失業人口,大多因無數位設備或者是因為非生活或工作的需要,加上礙於操作複雜度、工具價格太高以及缺乏學習管道,而影響上述人口接近新工具或新觀念的欲求;長久積累下來,逐步讓社會體系分化為科技主動需求與被動需求的人口趨勢。

Davis在其1986年所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理論便指出,一般人評估對新科技的接受度,大多會先顧及科技所造成的影響,諸如此一新科技所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新科技對他是否有利還是不利;因此,Davis提及「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就是使用者接受科技的兩個變數。

數位落差的具體融通理念

實際社會的情境中,造成資訊的不平等或是權力不對稱的關係,包括對資訊取得差異的資訊貧者(information poor)與資訊富者(information rich)的緣由;不難想像,對於資訊貧者而言,新科技對其所帶來的社會待遇當然更為不利。曾如馬太效應(Merton Effects)所提到的概念,此一效應的精神更點出資訊貧者通常不會因數位科技而受惠,反而是加劇落差的開始;其間的背景因素,還含括新科技對於個人生活並無任何意義時,都將成為數位落差的理由。

順此一推論,單向展現新科技政策的思維,不僅難以達成福利社會的精神,反而會突顯數位社會所建構的資訊不對等的環境,尤其更顯露出以政治途徑解決數位落差的過程,經常存在的重結構卻不重視文化的政策作為。各國政府在推動數位社會的過程中,這當然就是主導科技政策者,所必須面對宏觀與微觀決策的困境。

結論

新科技是一項時髦產物,在自由經濟與資訊流通的過程,或許會因此形成另一種中心支配或商業支配的情境;此種情境會被誤解是一種新的政治支配或新的文化支配,更可能是另一種新的社會衝突。異地而處,當數位社會面對數位落差的議題時,如果過度箝制於被剝削者的疏離感而不去作為,對於數位社會將面對揠苗助長的考驗。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解讀防疫外交 不再先自救才救人?
莫對《台北法案》有過高的期待
疫情危機中,領導者的政治修辭
英國封城:當「第一世界問題」變危機,才懂珍惜平凡生活
東奧延期,日本爺爺奶奶的心聲:為了看到奧運,就要努力活到那個時候!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