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顏建發】鷹龍鬥將是場漫長的搏擊

President Donald Trump, left, meets wit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during a meeting on the sidelines of the G-20 summit in Osaka, Japan, Saturday, June 29, 2019. (AP Photo/Susan Walsh)
圖片來源:AP

作者為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一場會前彼此大聲放話的川習會,最終於6月29日在大阪G20的會外雙邊會議上,以和局落幕。和平落幕的原因有大環境集體需求的壓力,也有美中雙方各自的盤算。

就大環境來說,G20會議期間,多位領導人都表示美中貿易摩擦升溫正對全球經濟成長構成威脅。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表示,中美貿易嚴峻,加劇了全球經濟放緩。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評級預測,如果川普對另外3,00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世界經濟產出將減少0.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為0.5%。

顯示,經濟全球化已使得各國間的互賴甚深,而做為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美中摩擦不止,其中的成員都不能免於不同程度的傷害。其次,川普過於強勢的「美國第一」的雙邊經貿壓迫策略,也四處結怨,更提供了中國得以離間而從中結盟的機會。日本、加拿大、歐盟、印度、東盟等地區,都在尋求更為自主的對中立場,對中的經貿政策也持保留後路的曖昧立場。

對於中國華為的封鎖,儘管美國多名參議員都已公開表態,華為和中興的電信產品對美國或美國任何盟邦不安全,但德國並未接受美國的「強烈建議」,仍採用華為技術來架構其5G網路系統,只不過德國答應會對所有電信設備製造商進行嚴格的測試和監督。而即便這些參議員也希望川普應堅持封鎖華為,不要拿華為當貿易談判的籌碼,但川普終究放軟而強調,只要不涉及國安問題,美企就可繼續向華為銷售其產品。

其實,川普的妥協也有來自現實的需要。在6月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剛完成對中國第四輪關稅制裁的聽證會:美國大小企業都要求不要對中國採取進一步的關稅行動,並警告將生產轉移出中國的難度很大,且關稅措施會摧毀美國工業、減少工作崗位、加重消費者負擔,進而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報導,雖然美國以國安為由將中國電訊設備生產商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但美國科技公司仍有方法向華為出售零件;一些美國企業包括英特爾和美光科技在內的公司,其在海外製造的商品並非被歸類為美製商品,這提供了一個對華為進行出口的縫隙,也讓華為得以持續銷售智慧手機和伺服器等商品。不過,如美國半導體協會執行長紐佛(John Neuffer)的聲明,協會會員「竭力遵守」制裁內容,但根據法律內容,「現在顯然有部分物件是可以出貨給華為的」。換言之,這是依法行為,並非鑽漏洞的行為,同時也顯示,在現實科技生態當中,華為對全球電信營運商和美國供應商的重要性,已是暫時無法被取代的。

由此發展看來,川普對華為所採取的作為顯然傾向德國模式,不再是堅壁清野般地阻擋,而是選擇性的。而倘若這一結果被擴大成為普遍模式,勢將為中國的經貿與科技再開一扇窗。利之所趨,早前對於中資竊密與盜用智慧財產權,甚至對國家安全是否構成威脅的戒心,是否會跟著鬆懈,值得警惕。不過,美國人對於安全議題的關切,是比較到家的,例如6月27日美國國會參院所通過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便有一些條款禁止聯邦政府資金與中國國有企業合作。只是,中國如再使用更柔軟、利益導向的謀略,其他民主同盟國是否能抗拒中國的利誘而與美國合作無間,是美國領導權的嚴峻挑戰。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政治生態的變化。5月9日在川普怒指習近平毀約的當頭,美國CNN的民調顯示,川普在經濟方面支持率破新高,有56%美國人表示滿意;第一季的增長速度也遠高於預期。4月30日,白宮代理參謀長慕凡尼指出,2020年川普如參選,即使不喜歡他的選民仍會因為其經濟議題的表現優異而給予支持。報導也指出,自2018年6月以來,川普在醫療保健政策的支持率略有增加,上升5個百分點至38%,42%贊成他如何處理移民和外交事務,39%贊成他處理種族關係,一半的美國人認為川普在總統競選期間所做出的承諾都做得很好,種種讚賞跟支持率暗示著他在2020年仍有很大的機會可再當選。

不過,6月11日美國昆尼皮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公布的民調卻顯示,川普在與6名參選總統的民主黨人一對一對決時,居然六戰全輸,其中川普對上目前民主黨內呼聲最高的總統參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時,居然以40%比53%,慘輸13%。究竟何以致之,仍不得而知,但相信已對川普構成壓力。川普對中國的經貿與科技制裁由戰轉和,除了有上述所指的內外因素外,中方自中西部購買高額農產品,替川普加持,應也是助因之一。

不管如何,回顧美中關係從5月上旬劇降到冰點,到6月28日的G20大阪峰會這段時間,習近平一直身處風聲鶴唳的處境,以結果看,其成果是豐碩的。習近平則於會前6月5-7日訪問俄羅斯普欽、20-21日訪朝鮮金正恩,營造外交人氣,而在俄羅斯出席當地一個經濟論壇時,他卻向川普公開示好,破天荒稱呼川普是「我的朋友」。

而在抵達大阪當天《華爾街日報》引述匿名中國官員的話稱,習近平計劃向川普提出一系列解決貿易衝突的先決條件,包括取消對華為的制裁,並取消針對中國商品的所有懲罰性關稅。回頭看,這段期間,其應對川普咄咄相逼的攻勢是成功。習近平這次可以有面子地返國,並鞏固權力。準此以觀,川普與習近平終究要鬥,但也不乏有互相加持以顧各自權力的相互需要之時。

習近平在會上發言強調:為下階段兩國關係發展定向把舵,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可以發現其「求和若渴」的切盼心理。只不過,在商言商,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6月26日對福克斯新聞所言:中國需要停止某些不公平的措施。但對於美國而言,這顯然是「做」而不是空洞的承諾。因此,美中的經貿與科技戰剛落幕只意味著回合後的暫時休息,下一回合,很快又將展開。

如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提姆·亞當斯(Tim Adams)所指「美國的對中強硬路線已經處在『均衡點』,看不到黨派的差異。」美國與中國的矛盾,不僅只於經貿與科技,南海「航行自由」的落實、第一、二島鏈的固守以及美台關係的強化等等在內,美中的冷戰已呈顯全面的與長期的態勢。即便明(2020)年,民主黨從共和黨手中奪回政權,而修正某些對外政策,但要期待它對中戰略有大幅轉變,將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