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龔意琇】城市、企業、公民共同建構低碳城市 使地球降溫

Windmills, Many wind turbines standing on field with lush green grass in spring,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東南亞天使投資人協會大使與能源、智慧城市科技早期投資人

2020年全球各國積極對抗的共同敵人,無疑是新冠病毒(COVID-19)。然而,近年來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造成洪水、乾旱、暴風雨與森林大火等極端氣候事件頻傳,對人類將造成更大及更長遠的生存威脅。令人憂心的是,氣候議題至今尚未能真正引發全球人類的共鳴。這次全球性傳染病大流行,世界各國經歷前所未有的封國封城來防堵疫情,人類被迫改變日常生活型態與工作方式,全球碳排放量也因此下降,這也再次驗證人類活動確實是造成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主要因素。

人類的主要社會與經濟活動大都集中在城市地區,隨著全球快速城市化,為因應大量城市建設與基礎設施,不斷增加能源消耗,導致更多溫室氣體排放。城市的發展是造成氣候變遷的關鍵因素,然而城市也是最容易遭受氣候變遷衝擊之主體,全球90%的主要城市在鄰近海岸或河川的平原地區發展,其環境敏感特性更容易受到氣候災害的影響。因此,該如何減少城市的碳排放量並加強其對抗氣候危機的韌性,實為當務之急。

城市政府帶領全球氣候治理

21 世紀議程(Local Agenda 21)提出「全球思考,在地行動」,以地方治理概念來減緩氣候變遷的危害,因為城市具有應對全球性問題的獨特能力,它們通常在公眾和決策者之間提供更直接、有效的溝通。而且,城市政府通常比國家層級政府更能快捷地反映其居民的要求,提出相對的管轄措施,因地制宜的解決城市問題。為因應氣候變遷之負面衝擊,並降低城市活動持續造成全球環境之惡化,許多城市政府已積極執行低碳政策,甚至以地方行動影響國家政策,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主要解決方案之提供者與執行者。

以美國為例,雖然小布希政府在2005年時拒簽京都議定書,川普在去年正式退出巴黎協議,但聯邦政府的荒謬,並沒有使美國消失在國際氣候談判的舞台,反而促使州政府與城市政府結盟,代表國家參與國際氣候會議,並持續承諾美國的減碳目標。此外,全球主要城市透過國際城市網絡連結,分享其低碳治理戰略與最佳實踐,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企業帶動低碳經濟發展

除了城市政府由上而下主導低碳治理模式,企業亦成為低碳經濟發展之重要推力。2014年由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共同成立的100%再生能源 (RE100)國際倡議行動,初期目標是2020年以前募集100家大型企業承諾使用100%再生能源,這個目標提前在2017年達成,包括Google、Facebook、蘋果、微軟、IKEA等100家跨國企業,承諾使用100%再生能源,這也帶動將近千億美元的再生能源投資,並鼓勵在地綠電的建設與發展。此外,2015年巴黎協定提出以綠色金融工具支持環境永續發展議題相關的投資及貸放等行為,驅動綠色投資與低碳經濟之發展。

公民自覺是建構低碳城市的重要關鍵

由於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大多數民眾都曾聽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但是似乎很難立即感受到它對自身的嚴重威脅性,遑論參與低碳城市的建構。公民對於減碳政策的認同及配合是低碳城市能否成功的基礎,透過由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地方公民團體要求更充足的決策溝通、資訊透明與社會參與,並藉由社區培力讓更多居民共同參與城市低碳行動與教育,才能深化公民對於環境永續發展與世代正義之理解,並進一步重構新的價值體系。

近年國內、外,許多城市、社區與偏鄉部落開始發展公民電廠,雖然發展樣態多元,但皆強調以公民參與為主體,確保分散式的在地能源發展,要讓地方公民掌握能源自主,不僅能提升公民自覺與支持,同時強化地方與再生能源之鏈結,共榮共生。

在新冠病毒期間所建立的新常態,已改變過往全球競逐經濟發展所帶來高能耗與高污染的現象,而這個現象是否只是海市蜃樓,會隨著疫情緩解後消失,或是我們真的能藉此危機,積極建構低碳城市,使地球降溫?今天正值地球日50周年之際,很慶幸目前全球許多城市已經開始積極展開實際行動,進行這場在有限時間之內搶救地球的使命。身為城市居民與地球公民的我們,是否應該開始關心我們的城市氣候政策與減碳政策呢?因為氣候變遷和新冠病毒一樣都是必須全民動員,共同擊敗的!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磐石軍艦慘案,蔡英文總統應下詔罪己
海軍敦睦艦隊染疫,找出防疫漏洞才能釐清責任
廉價的「信任」已經成為防疫的破口?
張善政:公布海軍足跡侵犯隱私?
蟲蟲即將爭霸海洋?近40年來,寄生蟲「海獸胃線蟲」已暴增了283倍!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