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連續降雨解旱象 花蓮二期作收成無虞

【黃小琪 花蓮玉里

相較於西部水情緊張,東部的花蓮因10月以來的雨勢,而緩解了旱象,二期水稻已相繼收割。此外,設於玉里鎮太平渠利用高低落差優勢發展的,微水力發電機組,是花蓮縣內的第一組微水力發電系統,未來有望成為東部農田圳路水力發電的新方向。

圳路裡的水滔滔不絕,在玉里鎮松浦里,這座建造於當地最大灌溉水圳「太平渠」上的無人水力發電廠,是利用圳路的高低落差,和太平渠總長逾20公里的豐沛水力,去年12月啟動後,預期一年的最高發電量,可達20萬度電。

農水署花管處玉里站工程師 蔡書玄:「我們花蓮第一座微水力發電,基本上它本身的那個(高低)落差有8米,所以它的位能其實是很大的,我們這樣總長20幾公里。」

玉里鎮農民 葉政材:「玉里這太平渠灌溉我們這邊河東,從玉里大橋開始,一直連接到,我們春日(里)這裡和德武(里),差不多1、2千公頃(水田)有啦。」

發展綠電同時又要保障農民用水,太平渠所灌溉玉里河東地區,大面積水田,今年一期作因稻熱病和降雨不穩,而減產2到3成,所幸10月過後的連續雨勢,補足了水源,二期作目前收成無虞,水利單位也表示,不擔心秋冬枯水期會影響發電。

玉里鎮農民 楊景國:「這一期(二期作)目前,因為我屬於太平渠的下方,所以目前缺水的狀況是沒有。」

玉里鎮農民 蕭清忠:「(一期稻作)收成較不好,二期我來看會比一期好。」

農水署花管處玉里站工程師 蔡書玄:「我們現在陸陸續續冷氣團來,都還會再繼續下雨,所以基本上水源上是不用擔心的。」

而農水署花蓮管理處則表示,在花蓮轄內還有其它圳路的水力發電潛力點值得開發,如果能帶動全台水利單位跟進,對於水力綠能發展將是一大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