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中1人有睡眠障礙!20、30、40歲失眠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翻來覆去睡不著?還是老是夜長夢多?小心你失眠了!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慢性失眠的盛行率為11.3%,每10人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不同年齡層失眠原因也不同。

中山醫院家醫科陳欣湄醫師分析,20多歲的年輕人睡不好主因是「工作壓力」;30歲是「家庭責任」,40歲可能「疾病」,而到50歲之後解決「更年期」困擾才能好入眠,找出問題才能對症下藥,陳欣湄醫師提供改善不同年齡層的失眠秘招,讓失眠者不用數羊數到天亮。

20歲不失眠 少吃甜食吧!

20歲未滿30歲年齡層,可能剛進入職場,對於新身分的轉換不適應,同時容易因為「工作壓力」而造成失眠,想一夜好眠,離開壓力源是解決之道,但現實壓力下無法率性的離開工作來解除壓力源,因此很多人會透過「吃」來紓壓,但醫師說:「千萬母湯啊!」

陳欣湄醫師特別提醒:「壓力大的時候吃甜食、下午茶等,透過甜食可以滿足短暫的快樂同時紓壓,但可能會讓潛在的未來壓力源越來越大。」陳欣湄醫師進一步解釋,當我們吃甜點或精緻食物的時候,不容易攝取維他命B跟C,會消耗更多的鎂,二次循環發生後,反而會讓壓力更大。所以說,想要舒緩壓力讓自己一夜好眠,就要避免攝取過多甜食,同時攝取好的營養素。

30歲想睡好覺 新手爸媽輪流照顧

30歲開始,漸漸地步入家庭,工作步上軌道,職場生態也適應了,壓力來源大多就來自於家庭,面對家庭結構的改變,人生角色的改變,其中新生兒的誕生,往往成為30歲年齡層最大睡眠殺手。

陳欣湄醫師建議,新手爸媽如果正面臨嬰幼兒的問題或是房貸壓力時,夫妻雙方要互相依賴且輪流休息,在其門診觀察到很多失眠媽媽,通常小朋友到一定年紀後,失眠就會獲得改善,因此分析若小孩未滿2歲,和睡眠狀況不好有很高的關聯性。家中有新生兒的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要經常換手,輪流帶才能減緩雙方壓力,避免某方因長期照顧壓力導致睡眠出現問題,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40歲睡不好 可能身體慢性病萌芽

過了40歲老是睡不好,小心是慢性疾病的開端。最常因爲以下疾病造成失眠,像是胃食道逆流、過敏性鼻炎、慢性心臟衰竭等,往往一躺下會讓這些疾病會被放大,舉例來說,胃食道逆流病患晚上睡覺時會有悶悶的感覺而難入睡;過敏性鼻炎可能本身就有過敏體質,躺下去時鼻水倒流,讓喉嚨的刺激感變得更加強烈;心臟衰竭的人躺下去會變得更喘,難以入睡。

這些都是因為疾病造成失眠,陳欣湄醫師指出:「通常病患不一定用『我失眠』來表現,但用很多夢、很淺眠來表達,建議40歲後若有失眠問題,可以先從疾病去找原因,有可能是疾病的潛在意識。」

50歲後需正視更年期帶來的問題

50歲後身體逐漸走向更年期,部分更年期症狀已經嚴重影響了睡眠,像是熱潮紅、夜間盜汗、情緒起伏大等,但有不少更年期的婦女卻有迷思,同時也不去尋求相關科系的醫師解決,甚至拒絕吃醫師所開的荷爾蒙藥來改善更年期的不適,陳欣湄醫師在門診上觀察到很多更年期的女性,因為睡眠障礙而造成身體所有狀況全部垮掉,強烈的建議更年期患者「先睡到好」,可以透過荷爾蒙或其他的治療方式,先改善睡眠的問題,才能讓更年期的問題順利渡過。

不管哪個年齡層想要好好睡,可以多攝取綜合維他命B和維他命C,以及礦物質鈣鎂,能安定神經改善失眠問題,優質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像是黃豆、白芝麻、火雞肉等也都有幫助,當各項營養素齊備時自然能紓壓,同時對於睡眠品質的好壞會是正向相關。

看更多「全民都欠睡眠債?急遽老化成隱憂」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