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也能做! 這簡單的幾招改善你的代謝症候群

現代人吃好動少,許多人都是「代謝症候群」一族,雖然大家都知道運動能夠改善,但就是懶得出門?沒關係,讓專家來教你幾招在家就能簡單動一動的招式。

有代謝症候群要緊嗎?
代謝症候群已成為全世界的流行病,在臨床上,它會呈現出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而且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罹患代謝症候群者的死亡率,特別是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及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明顯比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要高。

以糖尿病為例,許多代謝性症候群盛行率的研究顯示,在各個組成的危險因子中,最明顯的特徵是腹部肥胖,因此又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性。不少證據均指向,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有較多的體脂肪,會使血中游離脂肪酸過高,「這如同倉庫已裝不下了,油脂因而滿溢出來」,進而會阻斷胰島素訊息傳遞,是造成胰島素阻抗的一個重要機轉,如果持續存在,最後就形成糖尿病。

國外的研究也發現,如果有3個代謝症候群的組成因子,則得糖尿病的相對危險性,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合併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也增加1.5到3倍。尤其是組成因子數目越多,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與死亡率的機率越大。

因此,高危險族群一定要及早篩檢,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低未來的罹病率與死亡率。

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國內外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與一些慢性疾病有強烈的關連性,如: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膽結石及癌症等,因此肥胖的人較易有腰圍過粗、血壓過高、血脂與血糖過高等症狀,除了會增加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的罹患率外,肥胖也會增加憂鬱、產生低自尊及降低體適能的現象,在在顯示肥胖的危險性及控制體重的重要性。

過30 定期驗血脂、血糖及血壓
至於屬於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者,多久該追蹤檢查一次?得視個別差異,並沒有硬性規定多久該做檢查,重要的是,只要有家族病史,就應該持續受檢,尤其是國內小胖子越來越多,切勿忽視,大約在年過30歲就應定期接受血脂肪、血糖和血壓的檢查。

不過,由於前述三高的初期症狀是不痛不癢,且都沒有自覺症狀,因此許多人毫無危機意識,或所謂的「病識感」,因此即使醫師叮嚀要注意改變不良的生活型態,但都往往依然故我,直到需要用藥控制,甚至已經病倒了,才後悔莫及。

要特別提醒的是,體重過重、低活動度的生活型態與致動脈硬化飲食,是代謝症候群可改變的危險因子,而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與身體質量指數太高、平日攝取過多高熱量類低纖維飲食,以及體能活動量太少有關,因此對於體重過重者,減肥勢必有其必要,換言之,要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平常多運動及避免體重過重是首要之務。

台大體育室副教授蔡秀華在最後也來教導大家能夠改善代謝症候群的保健運動,這幾個招式像是肩膀轉動按摩、手搭肩轉動、胸背放鬆以及抬腿等動作,都是在辦公室座位上就能簡單做到的,讓你就算天氣欠佳也能夠在家簡單動一動、改善代謝症候群的症狀。

延伸閱讀:代謝症候群引爆健康危機 小心中厚惹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