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米路寬變6米 航空城搬遷戶拒點交

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安置街廓28日辦理首批土地點交作業,搬遷戶、民代、民航局及地政局等單位皆到場關注,點交後民眾即可展開後續申請建照及興建住宅事宜。(蔡明亘攝)
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安置街廓28日辦理首批土地點交作業,搬遷戶、民代、民航局及地政局等單位皆到場關注,點交後民眾即可展開後續申請建照及興建住宅事宜。(蔡明亘攝)

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首批4處安置街廓28日點交給搬遷戶,民眾卻發現寬度15米道路剩6米,令人無法接受,氣得拒絕點交。航空城工程處回應,道路皆依都市計畫寬度與人本友善理念設計,民眾點交後可申請建照蓋屋。

點交現場氣氛一度火爆,搬遷戶說,沒想到會看見一片荒地,地都沒整平,難想像10年內會形成一處社區,離譜的是以為道路15米就有15米柏油道路,豈料竟只有6米,感覺受騙拒絕點交。

市議員游吾和指出,搬遷戶選擇道路15米街廓,實際車道僅6米,幾乎無法臨停,認為航空城是新興城市應有大馬路,根本是強制點交,10月13日將赴行政院抗議。市議員徐其萬說,道路設計應便於臨停接送長輩或孩童,現況讓人憂心恐堵塞,且還要留垃圾車和救援通道,過去政府沒向民眾說清楚實際寬度。

航空城工程處主祕柯志輝表示,優先開發區安置街廓坵塊共117處,積極施工中,預計明年2月全交給民航局和地政局,陸續再交給民眾。蓋屋時若遇申請建照、臨時用水、用電及進場施工配合等問題,已與管線單位研擬配套,盼藉事前說明降低疑慮並協助重建。

柯說,該路全寬15米,是都市計畫定的15米寬範圍內,將車道、側溝、設施帶、綠帶、人行道納入考量,人行道是考量行人安全並依內政部營建署頒布規範所設計,建構行人友善空間。

民航局機場工程中心技術科長陳志清回應,會協助搬遷戶遇到的困難和需求,包括施工進出等都會妥善協調。地政局長蔡金鐘說,民眾選地時皆有公開都市計畫圖可參考,並與路寬、退縮、航高限制、建蔽率及容積率等綜合評估,拒絕點交理由會帶回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