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以上學生動員造冊 師長籲勿製造恐慌

國防部預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教育部積極籌備青年服勤動員計畫。圖為南部某營區。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防部預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教育部積極籌備青年服勤動員計畫。圖為南部某營區。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引發關注,過去流於形式的青年學生動員計畫今年起也積極準備。教育部近日召集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討論,要求將十六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動員計畫及名冊,確實填報全民防衛動員署新建雲端系統,顯示政府朝向積極籌備動員學生保鄉,戰時要投入救護及武器生產。

政府已推動十八歲以上役男役期延長為一年,對於十六歲以上高中職生與大學生也要動員,家長及老師憂心動員學生上戰場,呼籲政府勿製造恐慌。國防部表示,現行民防法就規定高中以上需編組防護團,協助救護、消防等任務,沒有參戰的疑慮。

青年服勤大隊資訊 將整合至全動署

青年服勤動員計畫過去皆有,是每年例行計畫,但流於形式,今年卻轉趨積極。有地方政府官員透露,今年二月八日收到教育部通知開會,要各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參加二月十三日視訊會議,討論使用全民防衛動員資訊整合系統,要將高中職與大學在學生組成的青年服勤大隊資訊,整合到全動署主管、最近上線的資訊系統,顯示政府朝向積極籌備動員工作。

地方政府官員質疑,看到動員計畫當中提到動員組織學生保鄉保校,感覺像是政府準備讓學生打城鎮戰了,十六歲的孩子經幾個小時的基本訓練,就要保鄉保校,想法未免太天真。

建立戰時保鄉能力 可協助武器生產

根據教育部動員青年學生計畫,十六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組成學校青年協勤大隊與學校青年防護團,戰時就可能要投入城鎮戰。學生每年完成八小時基本訓練,每年兩次常年訓練,建立戰時保鄉保校及自保能力,指定戶籍設在學校附近的男女青年納入防護團,只有服兵役以及替代役或後備軍人,或身心障礙與健康不佳者,才可免除加入。

青年服勤大隊設服勤中隊,下設民防、醫療、救護、消防、交通、運輸、修護、宣慰、軍需生產等區隊;區隊以下設分隊,每分隊十人。區隊長與分隊長全部挑選學生擔任。其中軍需生產,就是協助武器彈藥生產製造。學校防護團與青年服勤大隊人員組成不重複,以免影響戰時任務執行,學校防護團由校長任團長,任務是發揮民間自救自衛能力。

按照全動署的規畫,將來進入戰時動員,各地方政府與軍方後備指揮部合作成立戰力綜合協調會報,由地方縣市首長擔任會報召集人,學生動員也納入會報,相關主管機關可提出申請,地方政府透過會報,分派學生參與戰時勤務。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神秘男捧600萬現金買下「神級鹿角蕨」 網友:貧窮限制想像
台灣女生難追?男交4任外國女友 有感「像一尊神明要供」
夫妻問「該買北市蛋黃或蛋白?」 網見年收崩潰:問我們幹嘛
「人間Dior」新髮色亮相 搭機Hello Kitty拿到手軟

更多相關新聞
廢教官缺訓練 教官:找孩子當砲灰
全動法修法管制媒體 藍轟戒嚴重現
全動法引寒蟬效應?他示警恐成「這法案」換殼上市
避戰才是要務 家長:動員根本擾民
全動法修法 軍方:非戒嚴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