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蟬又來了!

生物學

17年蟬又來了!
17年蟬又來了!

2021-07-01 黃凱特(Kate Wong)

蟄伏期滿的週期蟬十號群破土而出。 人類記錄這群神秘昆蟲已超過三個世紀,如今借助網路科技 與公民科學之力,可望更了解這美東特有的自然奇景。

今年夏天,自然界奇觀之一的週期蟬「十號群」(Brood X)在美國東部各地的庭院和樹林裡羽化。這奇景或許不如塞倫蓋蒂平原(Serengeti plain)牛羚遷徙壯闊,也不比日本櫻花寧靜優美,但同樣震懾人心。

每17年一次,多達數十億隻的十號群從地下巢穴破土而出,在陽光下狂歡度過一生最後幾天。今年這一代出生於2004年,想當年臉書只限哈佛大學使用,而電視影集「六人行」剛播出最後一集。新孵化的十號群若蟲從樹上落下,鑽入土中,吸吮草根和樹根汁液過活。漫長的蟄伏終於來到了破土而出的這一刻—牠們成群結隊羽化為成蟲,每公頃多達約340萬隻,高唱震耳欲聾的情歌,產出下一代後,在幾星期內死亡。

對來到北美洲的早期歐洲拓荒者而言,這些昆蟲突然大量出現,宛若《聖經》裡的蝗災。不同於蝗蟲長距離大舉遷移、以鋪天蓋地之勢大啖作物,這些蟬不結群飛行,飛行能力也頗差,移動距離通常不會超過幾百公尺。再者,牠們並不取食植物組織,對植物也不造成威脅。雌蟲的確會在樹枝上劃出切口產卵,這或許不利於樹苗,但已經成熟的大樹和灌木則不受影響。

全世界有將近3400種的蟬,但每17年或13年大量出現的週期蟬只分佈於美國東部。17年蟬棲居於美國東北部,13年蟬則分佈於美國東南部和密西西比河谷。17年蟬包含三個種,分別是Magicicada septendecim、M. cassinii和M. septendecula,這幾種蟬彼此混合形成同齡群(cohort),稱「群」(brood),同一群成員精準地在同樣的時間破土而出。這些群以羅馬數字標示。十號群(Brood X)是17年蟬之中最大的一群;現生的17年蟬共有12群,而各個群會在不同的年份出現。

科學家長久以來深深著迷於這些蟬的週期生活史、漫長的發育階段和同步羽化機制。美國康乃狄格大學的西蒙(Chris Simon)說,至今為止人類研究過的蟬,大部份的生活史都是三到五年,若蟲根據遺傳和環境發育速率也不同,並會在體型與發育達到一定程度時羽化。西蒙說明:一般而言同一隻雌蟲的子代會在不同年羽化。相對地,週期蟬待在地下的時間是固定的,不管是在何時發育完全,都會一起羽化。

究竟週期蟬如何形成這種獨特的生活史,仍是一個相當活躍的研究領域。DNA分析顯示出牠們大致的演化過程,週期蟬屬(Magicicada)所有現生種的最後共祖約在390萬年前的上新世(Pliocene epoch)分為兩支,其中一支在過了150萬年後的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時再次分歧。如此形成的三個譜系衍生了七種現生的13年和17年蟬。這些蟬為什麼會形成13年和17年的週期,至今依然未知。有一項假說認為,這種長時間的質數週期或許可以錯開自己與天敵族群出現的時機(較為頻繁,且以合數為週期),進而提高存活機率。但另有兩種已知的週期蟬(一種在斐濟、一種在印度),週期分別為八年和四年。

研究人員認為週期蟬應是由非週期性的蟬演化而來,以年齡而非體型做為羽化與否的依歸,且發育時間延長。或許氣候變遷也驅動了這種演化。週期蟬對溫度敏感,生長期的長短取決於氣溫。更新世氣溫降低,平均而言應會延緩若蟲的發育,不過也增加了生長期長短的多樣性,這些成蟲祖輩出現的時間更為多變,使得各個年份出現的成蟬族群密度降低,交配機會因此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以體型為基礎的羽化策略轉為以年齡為基礎,牠們待在地下的時間因而延長、然後同時破土而出,增加羽化時的成蟲族群密度,交配繁殖的機會也提高。

龐大數量的週期蟬同時出現,也可以擾亂掠食者。即使鳥類、哺乳類和魚類大啖這些肥美又柔弱的蟬,還剩下許多的蟬可以繁殖下一代......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21年第233期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