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德國拉響霧霾最高級別警報

專題系列:德國的綠水青山從何而來?(三)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第一次拉響霧霾警報,是在更早的1979年,當時是最低級別的一級警報。

這年1月17日上午9點45分,西德意志電台中斷了音樂節目,播出警報:鑑於空氣污染嚴重,人們應盡量不要開車、有呼吸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盡量不要出門、醫院最好推遲重大手術。之後,還分別用土耳其語、西班牙語、希臘語和前南斯拉夫語播出了警報。

警報所針對的範圍是魯爾區,德國傳統上的產煤大區。在那裡,高爐、發電廠、煉焦爐鱗次櫛比。

霧霾的危險在1952年的倫敦就體現出來。專家說,連續五天的有害煙霧導致至少4000人死亡。

在魯爾區,1962年也曾發生霧霾,導致超過150人死亡。

恐慌?毫無蹤影

1979年德國第一次拉響霧霾一級警報的時候,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原本擔心,人們會在聽到廣播警報後陷入恐慌。但事實上,完全相反:許多居民照常預熱一下汽車馬達,就開車上班去了。

時任北威州(魯爾區所在州)衛生部長法特曼(Friedhelm Farthmann)回憶說:“當時只是建議放棄使用含硫燃料,不要開車,沒有強制措施”,人們的行為方式並沒有改變,“可能有個別的人沒開車,坐了火車。”

“這裡一直就很臭”

《明鏡周刊》報道說,魯爾區工業當時已多年陷入危機。許多工人更擔心丟掉工作,而不是自己的健康。有人打電話到市政部門抱怨:“你們要搞什麼?這裡本來就一直臭氣熏天。”

還有不少魯爾區居民覺得警報是小題大做,並且“有損地區形象”。《新魯爾報》一名記者擔心,該地區又會背上“大煤爐”的名聲。一位廣告從業人士叱責說,魯爾區的聲譽遭遇重創。


1985年的冬天特別冷

到了1985年1月18日,德國第一次拉響了最高級別的霧霾三級警報,這次也是在魯爾區。

不過,這次有了強制措施:警察封鎖道路、工廠減產、學校停課、醫院增加備用氧氣。廣播裡說:“最好也不要騎車。”

這年的冬天特別冷,氣溫降到零下20攝氏度,發電廠全力運作,居民取暖需求很大。

東德污染飄到西德

但這次的問題卻不單要歸咎於魯爾區。很大一部分污染也來自東德。東德工業地區哈勒、萊比錫、比勒費爾德的二氧化硫測量值居高不下,達到測量儀的最高值:每立方米4999微克。

但只有北威州在魯爾區發布了霧霾最高警報,這是因為,該州是第一個落實聯邦政府有關霧霾新法規的州。

事實上,拉響最高警報的頭天夜裡,新法規才在北威州生效。前後兩次拉響魯爾區警報的都是的該州同一位衛生部長——法特曼。


從忍氣吞聲到環保運動

很長時間裡,魯爾區許多居民默然忍受糟糕的空氣,覺得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代價。

倫敦霧霾10年後的1962年,北威州政府制定出一部空氣污染法,但並無實質性的改變:焦爐、煤炭取暖仍基本上毫無過濾裝置。此外,霧霾的上限標准是每立方米5毫克(即5000微克),相當於今天上限的10倍。

七十年代,環保運動壯大,不過,當時的主要焦點是核電。


一部“駭人”的虛構影片帶來轉機

1973年,霧霾的話題真正進入了德國公眾的視野。數百萬觀眾觀看了德國電視一台播出的畫面:嬰兒喘不過氣來;汽車司機撲倒在方向盤上,毫無生命跡象;行人在魯爾區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很多觀眾擔心到了給警察打電話的地步。

但其實這是一部虛構的電影,名字就叫“霧霾(Smog)”。就是這樣一部虛構性質的紀錄片,讓人們對污染嚴重地區的狀況有了生動的印象。

聯邦議會不久就針對空氣污染舉行了辯論。這部“駭人”的影片播出不到一年,德國就制定出了排放保護法。北威州也把霧霾警報的上限降至每立方米0.8毫克。

1980年,綠黨作為一個聯邦政黨問世,德國綠色和平組織也成立了。但汽車和重工業的游說組織仍令法規力度減弱,或者實施漫長的過渡期:發電廠是直到九十年代才必須安裝過濾設施,汽車則到1989年才必須安裝催化淨化器。

德國告別霧霾

西德發出的最後一個霧霾警報是在1987年,東德是在1993年。

直到兩德統一後,更嚴厲的排放保護法才得以在整個德國實行。

各聯邦州逐漸取消了有關霧霾的法規,——這樣就不必再每年花人力制定新的應急計劃,因為:德國首次拉響霧霾警報的25年後,這一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北威州是在2001年取消霧霾法規的。

如今,德國各地仍有約400個測量站持續運作。按照歐盟的上限標准,德國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苯和鉛已經不再有超標的問題。

顆粒物(Feinstaub)和二氧化氮污染也下降,但還有超標的情況。因此,斯圖加特市自去年起成為德國首個大範圍禁止柴油車的城市。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苗子 (據明鏡周刊、世界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