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人書關係註解--《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

2016年的人書關係註解--《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

新頭殼newtalk 2016.02.08 文/謝一麟

「別不食人間煙火了你,做生意的人們通常這樣跟我說。好吧!但我已經半百,就算是吃蠟燭,原則上書店也已經開了二十年。這樣,是不是可以給我一點特權,讓我即使不得不在商言商的時候,也還可以夾雜一點跟書與書店的存在有關的話語呢?」——廖英良,〈書店主義的幽靈〉,《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213


《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這本書,出版緣由是台中的「東海書苑」20週年,由書店長工(老闆)廖英良編輯,集結自己寫與向朋友邀稿的文章。內容分成三個部分:「書店經驗」(不一定跟東海書苑有關)、「書店故事」、「書店經營」。這是關於東海書苑這間書店的20年成長紀錄,但不只是書店與客人間的私密記憶,而是屬於台灣一個時代的共同經驗。


台灣早期所謂的書店,就是那種文具店,兼著賣教科書、一些非教科書、玩具雜貨(另一種類型就是漫畫出租店)。以前唸書這件事,是有著非常功利的具體目的,人與書的關係是遙遠的,有所求時才會碰書。1980年代,社會改革運動風起雲湧,各種外國思潮論述逐漸被愈來愈多人討論,社會從封閉壓抑,逐漸走向開放,求知若渴的氛圍,人們開始有了不少念非教科書的需求。於是有人翻譯、有人出版(也有人偷印)、有零售通路販售。不久後,讀過這些思潮的學生出社會,倡議社會問題的靈魂正躍躍欲試,有些人開了書店。當然這樣的書店就不是賣文具與教科書那種書局。


在台灣,獨立書店,四個字,近來看似顯學。其實從未有嚴格定義(問文化部長應該也答不出來),畢竟,如果有個簡單標準答案,那獨立書店的精神也就失去。不過,多數常跑書店的人,對於獨立書店還是有些共通的感覺或經驗。大概就是歷經上述年代的前輩,用當年硬蕊(hardcore)用書店與推廣閱讀的形式在與讀者互動的店。所以大概六年級末段、七年級前段班的人,閱讀《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應該會勾起很多回憶,這不只是關於東海書苑的故事,而是許多人那段受到智識啟蒙,質疑公平正義,甚至自認有點左傾的歲月。


「對我來說,開書店是做生意,不管背後附帶了多少價值的想像。所以,打決定開一家書店,我必須進行資金的籌措,我必須思考營運的方向,我必須安排適當的人力,我必須估算可能的盈虧。這一切,跟錢的關係比較多點,而跟書的關係比較少些。但你是書店,最重要的不應該就是把書擺上架?你插口問。不過,別急,架上要擺書之前,我得先做好裝修、添購設備、訂製書架,然後我得知道書要去哪裡訂、廠商提出來的往來條件能不能負擔、進貨的價格合不合理、要不要簽訂不平等條約?等這一切搞定,或至少有一部分搞定,然後我才能開始把書訂進來,讓它們往架上去。」——廖英良,〈書店,和那個缺席了二十年的讀者〉,《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10


理想歸理想、倡議歸倡議,賣書與讀書是兩碼事。每天開門都是柴米油鹽之事。這不打緊,書籍零售在台灣島上是一個利潤極薄(平均兩成左右,至多不超過三成)的行業,已經不能算是個產業,比較像是宗教,真的具有傳教精神的人才會想辦法存活。且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條件變動,讓實體出版產業的寒冬愈來愈冷,最下游的非連鎖實體書店,關門熄燈者愈來愈多,如履薄冰經營著的也還有一些。不過怪異的是,近兩年卻也不少大小型實體書店開張。是因為大家都相信狄更斯說的,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1995年,廖英良接手東海書苑,那時博客來正在台灣崛起;2006年東海書苑搬到中港路,kindle問世。網路書店、網購、物流業進步,是近十年台灣非連鎖型實體書店大量關門的表面原因。那真正原因呢?我認為真的愛看書且會實際買書的人,購書行為是會平均分散的,有時在博客來、有時網拍買二手書、有時逛逛書店買幾本書、有時候收到誠品促銷電子信就跑去逛逛買買。如果多數人有看書買書習慣,其實不管是網路或實體書店,不管是紙本閱讀或電子閱讀,應該各有市場,會有影響,但不是相互廝殺的關係。真正原因還是在於閱讀風氣。其中,兇手還是跟教育體制與台灣就業結構有著緊密關聯。


一個國家如果以代工產業或房地產為經濟主力,那訓練出精準聽從命令的專業製作者或會計師這些,會比訓練獨立自主思考的人還重要。也如書中馮小非說的:「如果他想要處理的是『自己的功課』,而非『老師出的功課』,或許他對閱讀的態度,就會有所不同。」


滿街的連鎖便利商店,以前巷口街角的雜貨店,逐漸消失於地表,儘管想到下一代根本無法想像以前我們在雜貨店買東西的感覺,感到幾分惆悵,但也無法力挽狂瀾。現在,樓下的便利商店已經可以領取你隨時隨地上網購買的書,這樣,附近的那家實體書店,對你還有意義嗎?我想,問題或許無法如此單純提問。


我自己也參與一家實體書店的經營,但同時看到台灣有很多地方的人們,已經不需要「非連鎖」實體書店(一定要強調「非連鎖」,因為很多地方政府對於轄內實體書店的消失無感,卻急於想拉攏誠品來設店。誠品似乎成了某種立即見效的文化化妝品)。如果把書看成與肉燥飯、一根螺絲一樣的商品,的確現在是自由市場年代,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自然會淘汰。但曾經受過書本啟蒙,甚至改變人生的人心裡一定不服氣,書籍不只是商品,它有著不可言喻的力量。


「我在這裡,我很有趣,也可以啟發你,如果你想被啟發;想認識我可以翻看,想收存可以購買;我給你一個邀請,但是你絕對沒有責任義務或牽絆,接受也好、拒絕也好,沒有什麼,我還是在這裡。」——孫百儀,〈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27


我是自然組學生,聯考考的是第三類組。從上大學,誤入思想性社團,開始接觸西方社會學、文學,至今十多年。後來還跑去念哲學研究所。每個階段,對於書本,對於閱讀,都有不同的期待與目的。現在,不管念什麼書,覺得念書只有一個重要性——就是在煩瑣的生活中,可以安靜的跟自己獨處,跳脫時空去遠方一下。這對生活在都會區的現代人來說,不是小確幸,是得來不易的幸福感。而身邊周遭有一些具有個性,或有非說不可的理念的書店,會讓我們覺得,至少,某些小眾是不孤單的。


別忘了,在1980年代風起雲湧前,一定有很多小小的種子、小小的火苗,在大眾還沒注意到時,已經在各地播種、點火著。所以現在認為是小眾的,現在還不普及的觀念,有沒有可能10年後是社會的主流價值了呢?


「終究,他多了一個機會翻書。有些人,他們會因此喜歡上這家店提供的內容,有些人,會喜歡上閱讀。而這,也就是在二十年後,在網路書店與電子書的市場侵吞下,書苑這個紙本實體書店還要繼續開下去的意義與動力了。」——廖英良,〈書店主義的幽靈〉,《沒有獨立書店意識的年代》,213


作者:謝一麟


(編按:此篇為新頭殼網站跟高雄獨立書店「三餘書店」合作所推出的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