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美國3學者發現「控制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獲獎

2017年「諾貝爾獎熱季」2日揭開序幕,最先登場的是通稱醫學獎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由美國學者霍爾、羅斯巴赫( Michael Rosbash )以及楊格(Michael W. Young)共同獲此殊榮,三人獲得900萬瑞典克朗(SEK,約新台幣3300萬元)獎金,頒獎儀式將於12月10日諾貝爾(Alfred Nobel)冥誕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舉行,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證書、獎章和獎金。

負責遴選得主的斯德哥爾摩卡羅林學院諾貝爾會議(Nobel Assembly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表示,霍爾、羅斯巴赫與楊格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分子機制,亦即找出了控制生物生理時鐘的關鍵基因,因此獲得殊榮。

諾獎委員會指出,人類、鳥獸、昆蟲與植物等所有生物的作息都有一定節律,但人類一直未能掌握何種機制推動「生理時鐘」。1984年,霍爾、羅斯巴赫與楊格成功複製果蠅的週期基因(period gene),發現改變此基因就能改變果蠅的晝夜節律,三人團隊接著又針對果蠅腦內由週期基因編碼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發現這些蛋白產物能依照24小周期循環,並隨著日光影響進而改變晝夜節律。

霍爾、羅斯巴赫與楊格推進此一研究後,發現此結果也適用於其他生物,包括人類在內。人類有2個週期基因,對睡眠相關的遺傳疾病有重大影響。2013年,三人同樣以此研究榮獲「邵逸夫獎」(The Shaw Prize)。邵逸夫獎由香港已故影視製作人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創立,有「東方諾貝爾獎」美稱。

霍爾(Jeffrey C. Hall)今年72歲,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博士,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博士後研究,2002年任教於緬因大學(University of Maine)。

羅斯巴赫(Michael Rosbash )今年73歲,生於堪薩斯市(Kansas City),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博士後研究,1974年起任教於麻州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
,從1974年起成為麻塞諸塞州的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研究員。

楊格今年68歲,生於邁阿密,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A)博士,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自1978年起於紐約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任職。

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由71歲的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一人獨得,大隅良典發現細胞的「自噬作用」(autophagy)機制,該機制類似「細胞的大掃除」,讓細胞得以降解與循環再利用(degrading and recycling)內部的細胞組件(cellular components)。大隅良典還發現15個與「自噬作用」密切相關的基因,「自噬作用」一旦異常或基因突變,可能會引發癌症、第二型糖尿病、神經疾病、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等重大疾病。

2017年諾貝爾獎6大獎項,得主與揭曉時間(台灣時間)如下:

生理學或醫學獎:霍爾(Jeffrey C. Hall)、羅斯巴赫( Michael Rosbash )、楊格(Michael W. Young)
物理學獎:10月3日(星期二)下午5時45分
化學獎:10月4日(星期三)下午5時45分
文學獎:10月5日(星期四)傍晚7時
和平獎:10月6日(星期五)下午5時
經濟學獎:10月9日(星期一)下午5時45分


相關報導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大隅良典:要求科學研究「有用」,形同宣判基礎科學死刑
2016諾貝爾醫學獎》「細胞自噬機制」研究 為對抗衰老、治療帕金森氏症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