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啟動數位思辨力 葉丙成:閱讀不重量多,擷取、統整、反思才是關鍵

【2020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啟動數位思辨力 葉丙成:閱讀不重量多,擷取、統整、反思才是關鍵
【2020教育創新國際年會】啟動數位思辨力 葉丙成:閱讀不重量多,擷取、統整、反思才是關鍵

看專輯|2020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2020年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或武漢肺炎)的影響,在食衣住行方面變得更加依賴數位的力量,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舉例,三五好友在LINE裡面開視訊一起在同步頁面逛電商、看電影,在必須維持物理距離的狀況下,人們找到社交和人際關係的新選項。

除了去年大家熟知訊息查證平台外,陳立人也提到LINE開始思考,如何讓數位素養在孩子的學習中放大效果,因此,今年LINE和Pagamo(素養品學堂)、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和均一教育平台都有合作,分別從知識學習、閱讀能力和資訊安全等部分切入。這些合作如同孩子在數位素養所具備能力的地圖,透過LINE做了數位的整合,也因為其社群媒體的特性,讓這些科技素養學習的種子擴散得更遠。

這些行動有效嗎?陳立人舉出數據,以打擊假訊息為例,去年到現在LINE的錯假訊息舉報高達21萬人。「媒體識讀能力包含辨別假訊息的警覺性和找出正確資訊,目前大家已經開始會懷疑訊息的真偽,這樣的科技素養可以深化下去。」

會用數位工具,不等於了解網路安全

然而,網路方便對數位素養不足的孩子來說,可能是另一種隱憂。也是15歲兒子爸爸的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長黃益豐,身為兒少資安防護專家,他非常了解家長的擔憂。他提到,家長跟孩子是有數位落差的,常常不知道孩子在網路上交了什麼朋友、正在「玩」什麼社群軟體,因此難以想像孩子會在什麼狀況下遇到危險。

黃益豐指出,目前108課綱在國中和高中關於數位素養有確切的教學內容,但國小是缺乏的,他認為,現今國小的數位運用已經非常頻繁,數位素養應該提早到國小,及早紮根。黃益豐也表示,網路越快、孩子落入陷阱的速度也越快,能在危機發生的第一時間喊停是最好時機,但技術上的防護方法很難完全同步跟上、總是會有漏洞,因此孩子擁有對網路安全的素養和思辨能力,就變成能否安全使用網路的關鍵。

玩小遊戲充實資安知識

黃益豐舉出一個案例,有位男孩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自稱是直播主的女孩,混熟後對方提議在線上「裸聊」,結束後對方給了一個下載連結,邀請對方來支持直播,其實這是惡意程式,能控制男孩的手機通訊錄,於是對方就以裸聊的截圖要傳給通訊錄裡所有人做威脅,向男孩勒索金錢。黃益豐表示,這些釣魚手法防不勝防,但孩子如果事先就了解裸拍和散佈的危機,就能在第一時間止血。

但是提到資訊安全,一般人總是覺得很艱澀難懂,不願意接觸。現任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暨PaGamO執行長葉丙成,先拋出一個「結果」,根據宏碁基金會收集去年網路犯罪前10名,所犯的法都是刑法,顯示這些犯罪的嚴重度。「大部分家長對數位的態度是兩種極端,一種是全面圍堵、另一種是全面放任,這兩種都很危險。」但許多爸媽的問題除了自己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安全的,另一方面是孩子怎麼讓孩子有興趣主動去學,這是最大挑戰。

要充實資安相關知識,黃益豐提供iWIN官網上有許多問答和諮詢的資源。葉丙成以PaGamO和LINE合作的遊戲,以孩子生活相關的情境,引起孩子學習動機:「你登上頭條新聞的機率有多高?」透過小測驗,孩子透過畢業旅行拍下衣衫不整嬉鬧照片卻不慎流出的情境,幫助了解散佈照片是違反法律的。

閱讀素養是數位素養的基礎

數位素養聽起來抽象,實際上可以怎麼做?葉丙成認為,閱讀素養是數位素養的基礎。他舉例,孩子所面臨的現實生活中,想要解決問題,不可能只有「有用」的資訊,會有沒用的、不重要的、假的,因此如何從紛雜的資訊中辨認出真相就需要閱讀素養能力。葉丙成強調,閱讀素養不是只有「看很多書」,而需要擷取、統整和反思,才可能養成有思辨性的媒體識讀。

日本聖瑪莉國際學校學習總監陳巧茵,長期協助世界各地使用數位教學的老師,用數位方式讓孩子更順利學習,她分享對孩子學習數位素養的觀察。陳巧茵認為,首先別讓孩子成為數位世界的絕緣體,其次是用實際的例子讓孩子了解。

陳巧茵觀察,孩子在網路上獲取訊息的方法一直在改變、愈變愈快,「現在孩子遇到問題不google了,他們直接看YouTube影片,老師已經不是孩子唯一的知識來源。」如果家長執著於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和電腦,其實是阻斷他們跟世界的連結。葉丙成也同意提早讓孩子接觸數位學習,例如現在的小學生可以做到剪片、拍影片,和呼吸喝水一樣容易,但對一個高中才接觸的孩子來說,同樣在未來的表現,就會差異很大。

給孩子留面子,而非直接衝突

關於數位學習,葉丙成觀察到台灣家長和孩子普遍的盲點,「覺得電腦和手機等工具是拿來玩遊戲、娛樂,大家對於在數位工具上學習、幫助工作更順利的能力很弱。」他強調,數位應該是未來能力的助攻。在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的能力變得很重要,台灣孩子在未來想跟世界連結,除了外語能力外,就是數位協作的能力。「接下來世界各地的人才,會透過網路數位工具一起做很多事情,台灣有沒有訓練孩子做這些事情?」

論壇的最後,許多家長問到在跟孩子一起培養數位素養前,要如何解決在家和孩子的數位衝突?葉丙成建議,要認清數位是孩子與同儕社交的一環,要給孩子留「面子」,例如規定用到晚上10點,孩子正在與同學組隊玩遊戲,爸媽問都不問就把孩子的網路線「拔了」,朋友看到孩子突然中途離線還聽到背景是爸媽的怒吼,「你要孩子第二天怎麼面對同學?」因此,葉丙成建議,親子共同討論數位使用的時間、用途,達成共識後再一起實行,親子關係較和諧、約束的效果也比直接禁止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