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十大新聞(下) 奧運新猷運動卡沾光

記者 溫子豪 報導

回顧2021年大事記,今(2021)年中爆發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全台進入三級警戒,肅殺氣氛讓民眾感受深刻。其後全民齊心抗疫、五倍券上陣搶救內需,整體經濟彷彿洗了一場三溫暖,金融市場與消費通路更出現巨大變動,版圖變動牽動競合關係變化。《卡優新聞網》繼公布「2021年度十大新聞(上)」之後,再揭曉1~5名新聞與2則「遺珠之憾」PLUS的新聞議題。

五、奧運得牌史上最多,運動卡片掀起熱潮
「2020東京奧運」舉辦與否爭議不斷,最終於今(2021)年7月23日開賽,台灣運動員表現亮眼,中華隊以2面金牌、4面銀牌、6面銀牌共12面獎牌,締造台灣有史以來最佳成績。

其中,「舉重女神」郭婞純以突破奧會紀錄的成績勇奪金牌;羽球男子雙打李洋、王齊麟「從地獄爬起」摘金;柔道選手楊勇緯奪銀,他帥氣的笑容更是迷倒眾粉絲;「鞍馬王子」李智凱展現完美的45秒體操技巧摘下銀牌;「世界球后」戴資穎惜敗奪銀,精神仍獲國人敬佩。

運動員的精采表現,掀起國內興起運動熱潮,不僅一卡通、悠遊卡公司先後發行羽球紀念卡,長期贊助運動選手的土銀、合庫、華南銀行相繼推出「麟洋羽球認同卡」、「i運動卡」與「i網購生活卡(2020年東京奧運主題紀念款)」等信用卡。不過後續卻發生羽球雙打李洋、王齊麟的公務員身分代言商業廣告妥適性的疑慮,引發不少輿論爭議,直到12月28日立院通過「國民體育法」修正案為「麟洋配」解套。

延伸閱讀:
土銀合庫信用卡開戰 麟洋卡、i運動卡對打
麟洋配代言解套兩難 當行員?轉預備球員?

四、全聯下聘娶大潤發,家樂福傳將拋繡球
全聯福利中心積極拓展商業版圖,為布局量販市場,於10月22日丟出震撼彈,宣布收購大潤發量販店,吃下歐尚集團、潤泰集團所持股權,而後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回應併購金額為115億元。初期將以大潤發、全聯雙品牌運作,且維持大潤發現有營運團隊與名稱。目前合併案正由公平會審核中,若一切順利,預計整起收購案將在2022年中完成。

由於林敏雄曾經透露,「家樂福」曾找過全聯洽談出售事宜,引爆市場熱議。先是統一集團出面喊話,「家樂福出售」是統一內部的「家務事」,釣出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嗆聲「價高者得」,接著又傳出momo富邦媒、網路家庭PChome都有意競爭,外電更爆出家樂福股權競標已經進入第2輪。各路英雄「比武招親」熱鬧不已,最終「花落誰家」依然滿是變數。

延伸閱讀:
全聯宣布收購大潤發 推估交易額超過120億
家樂福案殺出程咬金 家務事變成比武招親

三、花旗退出台灣消金,傳富邦金優先議約
花旗集團全球策略變化,於今年4月中旬無預警宣布將出售包含台灣在內的13個市場消金事業,由於花旗銀行在台耕耘長達57年,不僅信用卡流通卡量超過283萬張,居市場第六,更擁有大量財富管理客戶,若能成功搶下花旗在台業務,等於吃下一劑「大補帖」,引起各大金控公司、外商銀行興趣。

不過出售結果尚未出爐,就先爆出勞資爭議,原因是花旗要求參與競標的買家簽下秘密協議,同意未來3年內不得雇用花旗員工,限制員工的就業權利。花旗台灣董事長莫兆鴻因此親上火線「滅火」,說明保密合約的用意在禁止不當招攬,目的在避免買家透過競標資訊進行不當挖角,若員工透過一般管道謀職,絕對不會干涉員工意願。

就在花旗台灣花落誰家尚未明朗之際,外電卻搶先揭露,花旗部分亞洲消金業務已敲定優先競標者,像是泰國業務為泰國大城銀行、印尼事業為新加坡大華銀行,富邦金融集團則取得花旗在中國業務。至於台灣業務,雖然莫兆鴻強調,進度並非外界想像這麼快,且時程還須再往後延,但近期傳出富邦金取得優先議約權,出售價格約600億元之譜。

延伸閱讀:
花旗退出台灣消金市場 2百萬卡友將受影響
花旗中國屬意富邦金 台灣花落誰家變數多

二、五倍券登板救市,數位券綁定超車
繼去(2020)年行政院推出「三倍券」後,今年再祭出「五倍券」救援內需市場,且不用再花費1,000元購券,直接送5,000元給民眾使用。政府並與國內各銀行、支付業者聯手增加「數位券」優惠內容,同時啟用五倍券統一綁定平台提高便利性,各部會更陸續發送好食券、藝fun券、動茲券…等「加碼券」,吸引民眾使用數位支付方案。

根據經濟部統計,至今(30)天為止,共有2,314萬5,479人領取五倍券,其中紙本券有1,894萬1,122人,而數位券綁定則為4,20萬4,357人,換算數位券占比達18.16%,相對去年數位三倍券的7.8%,數位券使用比例成長超過2.3倍。

延伸閱讀:
五倍券9/22數位綁定 實體券超商郵局預約
振興五倍券官網上線 8大加碼券連4週抽抽樂

一、本土疫情大爆發,居家辦公成主流
5月中旬爆發本土染疫案例,先是華航機師集體感染,後在萬華茶室向外擴散下,每日確診人數都達數百例。而雙北市於5月15日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全國防疫更於5月19日提升至三級,全台民眾居家防疫。教育部緊急宣布停課,各公司行號啟動居家辦公,瞬間街道「清空」,各大商圈宛若「空城」。

所幸各國陸續對台捐贈疫苗,加上政府及鴻海、台積電、慈濟等民間單位採購的疫苗陸續到位,疫苗施打率逐步上升。全民展現團結態度共同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在7月13日宣布「微解封」,並在7月27日降為二級警戒,本土確診「嘉玲」連續報到,台灣在驚滔駭浪中度過難關。

然而國際COVID-19疫情詭譎,近期又出現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全球,「突破性感染」頻傳。目前國內已有59例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民眾防疫心態仍不可鬆懈,跨年聚會、春節返鄉須遵照防疫指示,守護自己與他人、共同維持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本土確診狂增721例 新創校正回歸多400例
全國疫情警戒升第三級 再增267例本土確診

★年度十大新聞PLUS
★無懼疫情逆勢成長,全年GDP有望衝破6%

今年遇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攪局,不過全民抗疫成效顯著,五倍券成功衝高內需,加上全球晶片大缺貨,台灣外銷訂單總量創下歷年新高紀錄,行政院主計總處更上修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由5.88%調升至6.09%,創下近11年來最大增幅,預估明(2022)年經濟成長率有望達4.15%。

台股今(30)日封關,盤中最高達到18291.25點的歷史新高,可惜賣壓出籠,終場以18218.84點作收。全年累計漲幅達3,486.31點,年漲幅高達23.66%,市值飆升至56.46兆元。以台股開戶人數1,196萬人計算,平均每人帳面獲利增加約97萬元。

延伸閱讀:
主計總處上調經濟成長 今年6.09%創11年新高
當沖降稅再延長3年 台股應聲大漲120點

★銀行理專弊案多,金管會重手開鍘
統計至今日為止,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等3大業種共吃下3億2,421萬元罰單,超過去年的3億72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且已連續第2年罰鍰破3億元。其中銀行業獨吞1億1,889萬元罰單,以台新銀行單一案件遭罰3,000萬元最高。

7月爆出台新理專涉挪用9位客戶款項,金額高達3.47億元,金管會祭出史上最重的3,000萬元罰金;而永豐行員挪用客戶款項、中國信託理專出現與客戶間異常資金往來、板信前行員私自代客申請循環性貸款等,各家銀行都發布聲明表達歉意,並將持續強化監控與控管機制,以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延伸閱讀:
理專盜領客戶3.47億 台新吞3千萬最大罰單
再爆發3起行員盜領案 金管會開鍘2千萬罰款

2021年度十大新聞排行榜,如下表: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