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冷氣挑選教學:定頻與變頻差異在哪裡?EER與CSPF又是什麼?

冷氣機是夏天的電費殺手,為了讓室內涼快起來,消費者通常都會讓冷氣機不間斷的運轉,進而造成電費增加,而冷氣機耗電的問題,也是各大家電廠商亟欲解決的一大罩門。所以說,冷氣是否省電將直接關係到民眾夏天的電費度數,究竟要如挑選一台省電的冷氣呢? 首先,現在市面上的冷氣機分為「定頻」和「變頻」兩大派別,差異在於壓縮機運轉方式的不同,但省電與否卻會依使用情境而定。其次,政府最新推行的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取代了過往的能源效率比(EER),做為讓消費者判定冷氣省電與否的新標準。然而購買了冷氣之後,要如何設定才有辦法節省電力,同時兼顧冷房效果,就得從使用習慣下手,才有辦法有效控制夏日的電費支出。

▲ Panasonic 的 LX 旗艦系列空調產品,主打 ECONAVI 高效節能及 NANOE 空氣濾淨,亦是市面上 CSPF 值最高的空調商品,更能夠與手機連動遠端操作。

定頻與變頻的差異

EER與CSPF的意義

過去消費者挑選冷氣時,除了研究室內坪數及匹配的冷氣「噸數」之外,通常還會參考「能源效率標示」上的能源效率比(EER)。

EER的基本計算方式為冷氣的冷房能力(kW)除以使用電力(W),當算出來的數值越高,代表冷氣的能源效率越好且較為省電。但是自2017年開始,能源局改用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取代了EER。

CSPF相對於EER,不僅考量了台灣人開冷氣的季節性需求,更將各種不同的運轉條件納入考量,不像EER僅抓取了兩個固定的數值來計算,CSPF對於冷氣的使用量估計更複雜,但也因此更加精確,貼近台灣民眾實際使用冷氣的情況。對於消費者來說,雖然EER與CSPF的計算方式不同,但不變的是,只要冷氣機的CSPF數字越高,同樣代表能源效率越高且較為省電,在選購邏輯上不需要進行改變。不過就廠商而言,有了CSPF當作參考,就能為台灣消費者打造更符合在地氣候的冷氣,甚至做出更省電的產品。

▲ 2017開始,能源效率標示上的 EER 欄位被 CSPF 正式取代,但是選購原則沒有改變,CSPF 仍是越大越好。

▶ 訂閱T客邦YT頻道,送萬元【OVO K1 智慧投影機】

更多T客邦文章
教你挑 DLP 微型投影機:亮度規格究竟怎麼看?智慧功能重要嗎?
循環扇選購推薦,循環扇原理是什麼?與一般風扇有何不同?

👉夏天必備!「品牌冷氣大賞」啟動,下單再送豪禮